北京交通大学学科评估排名及重点学科建设名单
一、北京交通大学重点学科名单
重点学科分类 | 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 交通运输工程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
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 产业经济学 |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
一级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结构工程 | ||
市政工程 |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光学工程 | ||
应用经济学 | ||
系统科学 | ||
二级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固体力学 |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系统分析与集成 | ||
思想政治教育 | ||
企业管理 | ||
交叉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 | 信息安全学 | |
信息运筹学 | ||
二级学科 铁道部重点学科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车辆工程 | ||
系统工程 | ||
校级 重点学科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会计学 |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入围THE世界大学学科: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商科与经济学、物理学
入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土木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工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7个学科
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与天文学,商业与管理研究,统计与运筹学
进入ESI前1%: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系统科学
2、北京交通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第四轮)
以下是北京交通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情况,也是最新评估结果。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系统科学 | A+ |
2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A- |
3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4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A- |
5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工商管理 | A- |
6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B+ |
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统计学 | B+ |
9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机械工程 | B+ |
10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土木工程 | B+ |
11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软件工程 | B+ |
12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13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力学 | B |
14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光学工程 | B |
15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气工程 | B |
16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B- |
1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数学 | B- |
1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19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20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B- |
21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物理学 | C+ |
22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法学 | C |
23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24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25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建筑学 | C |
26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2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城乡规划学 | C |
28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设计学 | C- |
三、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商校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国际铁路联盟成员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是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21年参与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70年恢复使用“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