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 > 正文

白城师范学院最新排名 白城师范学院排名第598名

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2002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2007年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8年以优良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7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8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11亿元。设有20个教学单位。有教职工899人,全日制在校生11694人。

学校设有46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45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研创新培育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12项。

白城师范学院最新排名 2018白城师范学院排名第598名

在校友会排行榜上,白城师范学院2017年在全国排名是598名;白城师范学院2016年在全国排名是636名;白城师范学院2015年在全国排名是625名。以下是白城师范学院历年在全国排名表,供大家参考:

年份排名院校类型
2017598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2016636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2015625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2014617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2013590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2011554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2010542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在金平果排行榜上,白城师范学院2017年在全国排名493名;白城师范学院2016年在全国排名474名;白城师范学院2015年在全国排名是463名。以下是白城师范学院历年在全国排名表,供大家参考:

年份排名院校类型
2017493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2016474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2015463白城师范学院师范

学校建有“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白城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中心”“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中心”等10个省级科研平台,打造了教师教育研究、创业教育与文化研究、草原文化研究、人文社科和基础理论研究、吉林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与应用5个校级研究高地,包含14个研究中心和18个研究所。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8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454篇,其中,被SCI,EI,CSSCI,CSCI等索引收录论文62篇,重要期刊论文132篇;出版著作14部;获得国家专利16项。

学校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4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4人;拥有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主讲教授1人,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6人,吉林省优秀教师4人,吉林省教学新秀1人;拥有吉林省劳动模范3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2人,吉林省师德标兵2人。
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取得新进展,先后与俄罗斯、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台湾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的合作交流关系。与俄罗斯、韩国等国家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教师培训项目。

“十二五”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16年,学校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

扎根吉林西部近60年,学校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7万余名,其中许多人成长为区域基础教育和其他各条战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刘新华,全国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授赵明生,“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南欣元,“感动吉林十大杰出人物”“吉林省创业先锋”陈亚军,“吉林省骨干校长”“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长”张威等,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突出代表。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培育基地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学校将继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秉承“厚德、明辨、博学、笃行”校训,坚守“爱、责任、荣誉”教育理念,遵循“发展的教育”办学理念,坚持“八个发展”,实施“八个战略”,推进“八项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内涵建设力度,加快转型发展进程,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教育优势突出、非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