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奖学金标准助学金评定标准,一般多少钱什么时候发
每所大学都有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设置,各项都有自己的评定标准和金额,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西安理工大学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设置的相关知识点。
一、西安理工大学奖学金标准助学金评定标准及多少钱
西安理工大学奖学金设置情况
西安理工大学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 ||||
资助项目 | 资助金额 | 资助人数或比例 | ||
国家资助 | 国家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8000元 | 全省每年约1400人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一次性奖励5000元 | 全省每年约30000人 | ||
国家助学金 | 每年:特困3800元;一般贫困2800元 | 占全省在校生27.91%,其中:特困10.92%;一般贫困16.99% | ||
国家助学贷贷款 | 根据学费和住宿费确定,本专科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无限制 | ||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 根据征兵部门批准名额确定 | ||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 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 | 全省平均7723人 | ||
绿色通道 |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和住宿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无限制 | ||
学校资助 | 唐仲英德育奖学金 | 4000元/年,共计四年 | 30人/年 | |
毕业生就业奖励 | 1000-2000元 | 无限制 | ||
学费减免 | 4000-8000元 | 无限制 | ||
勤工助学 | 薪酬标准:12元/小时 | 无限制 | ||
临时困难补助 | 具体资助金额视情况而定 | 无限制 | ||
知行校长奖章 | 10000元 | 无限制 | ||
崇志校长奖章 | 10000元 | 无限制 | ||
校内荣誉奖学金 | 500-3000元 | 无限制 | ||
镇泰奖学金 | 3000元 | 50人 | ||
吴江奖学金 | 5000元 | 40名学生(20名本科生,20研究生) | ||
蔚蓝奖学金 | 8000元 | 24人 | ||
东熙奖学金 | 2000元 | 25人 | ||
二、西安理工大学相关文章分享推荐
(一)、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奖学金标准助学金评定标准,一般多少钱什么时候发
(二)、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统计(附2019-2020年历年分数线)
(三)、西安理工大学是几本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有专科吗
(四)、西安理工大学招生录取规则和录取条件顺序政策解读2022参考
(五)、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招生录取规则和录取条件顺序政策解读2022参考
(六)、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有哪些院系和专业,比较好的专业排名有哪些
(七)、2022年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有哪些院系和专业,比较好的专业排名有哪些
(八)、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图片环境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九)、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大一新生开学时间安排,新生什么时候开学
(十)、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及各专业收费标准(最新)
三、西安理工大学介绍
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年7月,学校成为工信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的北平市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
学校建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8000名。有教职工26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70余人。现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设69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16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