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北京新高考选科 > 正文

南京体育学院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南京体育学院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新高考模式下选科成了必要的一步,不同的考生选择的科目不同,可以报考的专业也不同,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南京体育学院在北京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对照表,北京考生如果想要报考南京体育学院,可以参考以下专业选科对照表数据。

南京体育学院选科要求对照表在北京,南京体育学院专业选科北京要求

一、南京体育学院在北京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级别学历层次选科要求
1运动训练--本科无科目要求
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无科目要求
3舞蹈表演--本科无科目要求
4表演--本科无科目要求

二、南京体育学院相关文章分享

南京体育学院是几本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有专科吗南京体育学院招生录取规则和录取条件顺序政策解读2022参考南京体育学院地址在哪里几个校区,哪个城市哪个区2021年南京体育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图片环境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2021年南京体育学院大一新生开学时间安排,新生什么时候开学 南京体育学院怎么样 附就业前景和就业率数据报告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体育学院 附2021年最低分数线和位次南京体育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2021南京体育学院最新排名,在江苏排名和全国排名数据南京体育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附重点专业和校友口碑

三、南京体育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南京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年,由南京体育学校、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和江苏省体育干部培训班合并而成,是全国唯一一所既承担高等教育办学任务又承担竞技体育为国为省争光行业使命的特殊高校,是江苏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和重要的省级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是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教育厅共管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校训为“严、和、朴、实”。

学校坐落于古都南京,拥有灵谷寺、仙林、五棵松(筹)、滨江四个校区。灵谷寺主校区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原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占地640余亩。学校教育教学设有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足球学院)、运动健康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部、运动员教育教学管理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和奥林匹克学院(民办机制)11个单位,15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工学6个学科门类,现有各类在校生7000余人;竞技训练设有乒羽学院、网球学院(中国网球学院)、体操学院、击剑学院、游泳学院5个单位,11支省优秀运动队,现有专业运动员430名。

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体育学被批准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6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其中A类1个、C类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国家体育总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优秀、精品课程12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5门,省优秀课程群1个,省优秀多媒体课件16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1部,省精品教材、优秀教材、重点教材19部,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个,实习实训基地80多家。

学校作为江苏竞技体育的主力军、大本营,积极服务体育事业发展,先后走出了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等一大批体育行业领军人物;共有15人23人次20项次获奥运会冠军,101人311人次197项次获世界冠军,180人489人次362项次获亚洲冠军,其中99人161人次119项次获亚运会冠军;参加了第1届至第13届全国运动会,为江苏省夺得了204.5枚金牌。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科技兴体”战略,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1项,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项3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8部;出版专著、编著、教材120多部;发表论文4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0余篇,SCI、EI、CPCI-S 35篇);拥有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设有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行为干预研究中心、江苏省校园足球研究中心、江苏省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科学训练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省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科技攻关服务,得到上级部门嘉奖;近年来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大学等10多个单位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取得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