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重庆新高考选科 > 正文

青海民族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重庆,青海民族大学专业选科重庆要求

新高考模式下选科成了必要的一步,不同的考生选择的科目不同,可以报考的专业也不同,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青海民族大学在重庆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对照表,重庆考生如果想要报考青海民族大学,可以参考以下专业选科对照表数据。

青海民族大学选科要求对照表在重庆,青海民族大学专业选科重庆要求

一、青海民族大学在重庆的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级别学历层次选科要求
1经济学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政治或地理
2保险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政治或地理
3经济与金融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政治或地理
4国际经济与贸易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政治或地理
5法学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6政治学与行政学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政治
7社会工作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8思想政治教育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政治
9治安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政治
10学前教育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11小学教育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12体育教育--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13运动训练--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14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15汉语言文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级别学历层次选科要求
1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17秘书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18英语--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19阿拉伯语--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20日语--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21广播电视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22数学与应用数学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23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24物理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25化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
26应用化学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
27生物科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或生物
28应用心理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29统计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0材料物理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级别学历层次选科要求
31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2通信工程--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5网络工程--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6信息安全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7土木工程--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8水利水电工程--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39化学工程与工艺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或生物
40交通运输--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
41交通工程--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
42生物工程--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或生物
43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或生物
44药物制剂--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化学或生物
4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级别学历层次选科要求
46工商管理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47会计学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48财务管理--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49公共事业管理--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50行政管理--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51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52土地资源管理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
再选科目要求:政治或地理
53电子商务--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54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有硕士点的专业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55音乐学--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56视觉传达设计--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57工艺美术--本科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
再选科目要求:无科目要求

二、青海民族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1).青海民族大学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2021年度线上业绩考核会

(2).青海民族大学举行首届2020—2021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答辩会

(3).青海民族大学组织获奖专家参加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表彰大会

(4).青海民族大学是几本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有专科吗

(5).青海民族大学校党委书记薛建华率队赴天津大学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6).青海民族大学招生录取规则和录取条件顺序政策解读2022参考

(7).2022年青海民族大学有哪些院系和专业,比较好的专业排名有哪些

(8).2021年青海民族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及各专业收费标准(最新)

(9).2021年青海民族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图片环境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10).2021年青海民族大学大一新生开学时间安排,新生什么时候开学

三、青海民族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成为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肩负党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始终立足青海大地,面向民族地区,牢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坚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了10万余名来自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人才,其中有5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8千余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领导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15156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385名,占在校学生的55.32%。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有效汇聚了李文实、夏日东、芈一之、胡安良、祁顺来、毛继祖、贾晞儒、吴启勋、马成俊等一批知名学者和青年才俊,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1177名教职工,专任教师734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58名、副高级职称27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97名。拥有国家*领军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杰出人才1名、青海学者1名。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3个学院(含青海干部网络学院),一个民族学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9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其中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33个,占比为55.93%,理工医类本科专业26个,占比为44.07%,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