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 > 正文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奖学金标准助学金评定标准,一般多少钱什么时候发

每所大学都有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设置,各项都有自己的评定标准和金额,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设置的相关知识点。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奖学金标准助学金评定标准,一般多少钱什么时候发

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奖学金标准助学金评定标准及多少钱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奖助学金设置情况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资助项目资助金额资助人数或比例
国家资助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奖励8000元全国共奖励6万人
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奖励5000元约占大二大三在校生人数的4.5%,每年约135人
国家助学金每年:一等4000元;二等3000元;三等2000元在校生15%
(一等,2%;
二等10%,三等3%)
国家助学贷贷款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无限制
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根据征兵部门下达名额确定
绿色通道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无限制
地方政府资助广东省大学新生资助每人不超过6000元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每生每年10000元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广东省“南粤扶残助学工程”资助专科生一次性资助10000元,本科生一次性资助15000元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广东省参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代偿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退费标准为本专科每生每年8000元(艺术类和特殊教育12000元)根据实际申请和审核通过名额确定
校内资助新生奖学金免去第一学年学费40名
学校奖学金每年:一等3000元;二等1000元;三等500元;单项300元20%(一等2%,二等4%,三等6%,单项8%)
勤工助学每小时14.4元640个岗位
立志奖毕业生应届考上研究生,每人奖励500元无限制
社会资助鸿发奖助学金每年:奖学金5000元;励志助学金3000元奖学金20名,励志助学金50名
新道奖学金奖励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覆盖率15%,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覆盖财务管理专业前15%,依据总人数确定
龙图上律指南针教育奖学金每年奖励法学院学生考取法律法学类研究生1500元/人,每年奖励城市学院法学院学生考取非法律法学类研究生1000元/人,每年奖励法学院在校学生报名指南针培训班并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证考试1000元/人。不限
“鸿高卓越工程师创新班”优秀学生奖学金“鸿高卓越工程师创新班”每年综合测评前10名同学奖励2000元,第11-20名同学奖励1000元。“鸿高卓越工程师创新班”综合测评前20名同学
“鸿高卓越工程师创新班”新生奖学金一次性奖励1000元“鸿高卓越工程师创新班”大一全体新生

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相关文章分享推荐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统计(附2019-2020年历年分数线)2021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及各专业收费标准(最新)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地址在哪里几个校区,哪个城市哪个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附2021年最低分数线和位次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怎么样 附就业前景和就业率数据报告2021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专业最低分和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数据2021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有哪些专业,具体院系和比较好的专业名单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特色专业有哪些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专业排名 附特色重点专业2021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全国各省录取最低录取位次及分数

三、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介绍

东莞城市学院是由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按照“创一流大学,办百年名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于202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东莞城市学院。

学校位于东莞市寮步镇松山湖大道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规划用地1228亩,完成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校园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依托原有的自然环境风貌,以“山、水、树、人”融一体为设计理念,巧妙运用岭南传统建筑元素,达到了人与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交融,堪称岭南园林式学府。学校教学、生活、活动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学校立足东莞、服务广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以管、工为重点,管、工、经、文、法、艺、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促科研,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将学校建成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