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 > 正文

2024年蚕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前景解读分析

2023-09-09 07:26:08文/秦风同学 来源:本网整理

2018年蚕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前景解读分析

一、蚕学专业详细介绍

体质要求:色弱、色盲不能录取

主干学科: 畜牧学、园艺学

主要课程: 蚕体解剖生理学、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家蚕育种学、茧丝学、家蚕遗传学、蚕业经济及经营管理、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

教学实践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3~25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蚕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蚕业或农业部门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和蚕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资源及蚕丝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蚕业及农业应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能力。

具备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动植物科学和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备栽桑养蚕、茧丝加丁、蚕业资源调查及蚕丝综合利用方面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蚕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我国农业、农村和蚕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勺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二、蚕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蚕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蚕业或农业部门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蚕体解剖生理学、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家蚕育种学、茧丝学、家蚕遗传学、蚕业经济及经营管理、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

就业方向:以前的蚕学学生几乎都转行了。不转行就有几个出路,去蚕学专业最好的几个名校,或者去日本,或者考研做与蚕相关的制药。蚕学的本科都是专业被调剂的学生。

蚕学专业就业方向

蚕学专业毕业生适宜从事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在各级蚕丝绸公司的产供销部门、外贸部门、各级丝厂、蚕种场、茧庄等部门从事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也可在学校、研究机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蚕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到蚕业或农业部门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蚕学专业就业前景

“专”和“精”也决定了蚕学专业的培养人才,注定会受到市场认可。上个世纪90年代,全国很多院校的蚕学专业因招生不理想而“夭折”。目前,全国仅有西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三所院校有这个专业。目前全国蚕桑科研院所的中间力量已经断层,基层也缺少大量的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十分看好。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专业的设置,还是要以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社会紧缺的人才,而不能仅仅在学校培养成本等方面上做文章,更不能一味贪大求全。蚕学专业工资待遇: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7733位蚕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679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310元,0-2年工资4109元,10年以上工资5109元,3-5年工资4965元,8-10年工资9000元。

据统计,蚕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上海、2、北京、3、广州、4、深圳、5、杭州、6、武汉、7、成都、8、南京,平均薪酬在3679元。

三、蚕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蚕学本科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学生可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也可在学校、研究机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蚕学本科就业方向有哪些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从事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在各级蚕丝绸公司的产供销部门、外贸部门、各级丝厂、蚕种场、茧庄等部门从事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也可在学校、研究机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蚕学本科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动植物科学和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备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蚕丝综合利用方面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蚕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我国农业、农村和蚕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蚕学本科实践与实习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3--25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