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 > 正文

海南595分理科大学,海南理科高考59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3-09-09 15:10:36 高考助手网

,海南高考大战正在悄然开始,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高考助手学子,他们也许激动无眠;对于每一个高考助手学生家庭,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里高考助手网送给每位高考考生的一句话,不管你考的怎么样,都要坦然面对和心平气和的接受。言归正传,海南理科595分可以报考哪些大学呢?根据学生所在地,大学所在地,海南理科595分能上也都有所不同。小编下表以为你整理出关于海南理科595分的大学的对应分数及投档线,基本上就有把握能报那些学校。下面高考助手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关于海南高考理科595分能上哪些大学,,海南理科595分左右的大学名单 ,可供参考!

一、海南高考理科595分左右的大学名单统计表

高校名称所在地录取批次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本一-599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本一-599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本一-599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本一-598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本一-598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本一-597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本一-597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本一-597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本一-597
长江大学湖北本一-597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本一-597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本一-597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本一-597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本一-597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本一-597
广州航海学院广东本一-595
嘉兴学院浙江本一-595
西华大学四川本一-595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本一-595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本一-595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本一-595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本一-595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本一-594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本一-594
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本一-594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本一-594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本一-593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本一-593
吉首大学湖南本一-59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本一-591
沈阳大学辽宁本一-591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本一-590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本一-590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本一-590
青海大学青海本一-589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本一-589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本一-589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本一-589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本一-589
五邑大学广东本一-589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本一-589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本一-589
新疆大学新疆本一-588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本一-587
大连大学辽宁本一-587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本一-587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本一-587
延边大学吉林本一-587
鲁东大学山东本一-586
中北大学山西本一-58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本一-585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本一-585
川北医学院四川本一-585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本一-585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本一-585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本一-584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本一-584
常州大学江苏本一-584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本一-584
闽江学院福建本一-584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本一-584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本一-584
成都学院四川本一-584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本一-583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本一-583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本一-583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本一-583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本一-583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本一-583
井冈山大学江西本一-583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本一-582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本一-582
大理大学云南本一-582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本一-582
湖南工学院湖南本一-581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本一-58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本一-581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本一-580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本一-58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本一-580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本一-580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本一-580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本一-580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本一-579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本一-579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本一-579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本一-578
河北地质大学河北本一-578
聊城大学山东本一-57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本一-578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本一-578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本一-578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本一-577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本一-577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本一-577
淮海工学院江苏本一-577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本一-577
延安大学陕西本一-577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本一-577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本一-577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本一-57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本一-577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本一-577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本一-577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本一-576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本一-576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本一-576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本一-576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本一-576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本一-575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本一-575
长春大学吉林本一-575
石河子大学新疆本一-575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本一-575
华北科技学院河北本一-575
海南医学院海南本一-575
渤海大学辽宁本一-575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本一-574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本一-57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本一-574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本一-574
北华大学吉林本一-573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本一-573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本一-573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本一-573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本一-573
三明学院福建本一-573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本一-573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本一-572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本一-572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本一-572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本一-572
长沙学院湖南本一-572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本一-571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本一-571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本一-571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本一-571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本一-571
惠州学院广东本一-571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本一-571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本一-571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本一-570
新余学院江西本一-570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本一-570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本一-57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本一-570
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本一-570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本一-570
盐城工学院江苏本一-570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本一-569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本一-569
宜春学院江西本一-569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本一-569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本一-569
湘南学院湖南本一-568
武夷学院福建本一-568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本一-568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本一-567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本一-567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本一-567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本一-567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本一-567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本一-566
赣南医学院江西本一-56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本一-566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本一-566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本一-566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本一-566
厦门医学院福建本一-565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本一-565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本一-565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本一-565
淮阴工学院江苏本一-564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本一-564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本一-564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本一-564
遵义医学院贵州本一-564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本一-563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本一-563
九江学院江西本一-563
中原工学院河南本一-563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本一-563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本一-562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本一-56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本一-562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本一-562
怀化学院湖南本一-562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本一-562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本二-561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本一-561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本一-561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本一-561
景德镇学院江西本一-56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本一-561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本一-561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本一-561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本一-561
邵阳学院湖南本一-561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本一-561
钦州学院广西本一-560

二、海南高考理科595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简介

1、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理、工、文、管、法、艺、经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吉林省城乡基本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决策咨询与技术创新服务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2、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是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为特色的高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唯一一所高校,是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高校,是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特色学科项目和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高校。在71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践行“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学校精神,培养出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和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

3、中华女子学院

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行、与世界妇女进步事业发展同向,锲而不舍、自强不息、不断爬坡、不断创新,历经多次跨越发展,确立了建设“全国妇女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妇女理论研究中心”、“全国妇女干部培训中心”、“国际妇女教育交流中心”和“一流女子大学”的发展目标,已经发展成为培养女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国家战略与妇女发展的智库、展示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的窗口,在海内外有着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国际视野和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设有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21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同时设有4个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82人,其中本科生4643人,硕士研究生98人,高职学生1494人,留学生47人。学生成长满意度较高,毕业生以责任感强、忠诚度高等获得用人单位好评。现有教职工506人,其中专任教师 249人,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省部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学校教师深度参与国家妇女儿童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妇女/性别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所境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