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 > 正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专业排名 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考生和家长们,都非常想要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有哪些、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排名怎么样,那么什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呢,重点学科和专业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教学、科研条件、学术水平、培养条件等等,较其他院校学科来说非常具有优势,而且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基地。如果能够在这些学校读这些专业,那真是优中选优了。本文高考助手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重点学科和专业排名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专业排名 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有哪些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专业有哪些

1、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名单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中医临床基础、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民族医药、中医五官科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脑病学(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临床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东方医院)、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全科医学、中医肺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血液病学、内经学、金匮要略、古汉语与医古文、中医脑病学(东方医院)、中医痹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周围血管病学、中医男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中西医结合临床(东直门医院)、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神志病学、中医循证医学、中医体质学、中医药英语、中医国际传播学、中医药管理学、医药卫生法学、航天中医药学、航海中医药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药管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人文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护理学

2、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公共事业管理、针灸推拿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东直门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东方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第三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基础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伤寒论》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望闻问切话中医》《中医内科学选讲》《中医学专业导论》《儿童亚健康状态与常见病证的中医调治》《常见病艾灸、拔罐、耳针技法选粹》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年制)、中医拨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师资培训中心(中医药学)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中药学》 《针灸学》

北京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公共事业管理、针灸推拿学

北京市精品课程:《中医儿科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伤寒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化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中医诊断学》

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推拿实践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技能训练中心

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开放性中医临床前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优秀中药学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中日友好医院、护国寺中医院、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试验场、北京中医医院

二、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师资介绍

学校现有教职工5233人,专任教师147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1.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4.64%,有博士生导师346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3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4人,“*”特聘教授3人,“岐黄学者”9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7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青年学者1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从丰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2人,其中研究生4504人,本科生7536人,留学生562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64人,远程教育学生17859人。

三、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北京市本一批59553884835568
天津市本科A段6095824902989
河北省本一批597608180053159
山西省本一批556562124882792
内蒙古自治区本一批5795986003924
辽宁省本科批592615114321233
吉林省本一批57056696751840
黑龙江省本一批577573100251383
江苏省本一批370373252032558
安徽省本一批582602168202395
福建省本一批56562310725346
江西省本一批583607120861036
山东省本科批591598212902649
河南省本一批590596214572454
湖北省本一批577599177391641
湖南省本一批57362315924844
广东省本科批550597295692547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一批57160414587645
海南省本一批669
3525
重庆市本一批577604170761253
四川省本一批622610206351387
贵州省本一批55862311152844
云南省本一批6076369236532
陕西省本一批58361811453902
甘肃省本一批5515938724636
青海省本一批5075232404883
宁夏回族自治区本一批5306033511369
河南省本二批516
89282
江西省本二批514
46054
福建省本二批491
36079
安徽省本二批501
72427
江苏省本二批343
78785
黑龙江省本二批496
31149
吉林省本二批524
18712
内蒙古自治区本二批469
27820
山西省本二批506
32979
河北省本二批517
7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