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宿舍有没有空调怎么样
随着高考结束,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中学的终点,同时也是迈向大学的起点。我们对大学可以说是充满了向往,除了能够获得一张大学文凭,为我们未来的就业助力,同时大学的学习氛围、人际交往、社团活动等等也吸引着我们,大学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的,但是除了学习,我们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还是大学宿舍,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宿舍的相关知识,希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生对自己的宿舍情况有一点了解。
1、学生宿舍:宿舍是六人间,每人一个柜子,不过相当小,建议自己那个收纳箱过去。宿舍里公用一个桌子,比较大,起码可以容纳三个人写作业。喝热水的话要自己去开水房自己打水。
艺术学院的在东校区,不是在本部,东校区的住宿条比本部强多了,但学校下决心要在2012年把新校区全部建好,那时候你们应该要去新校区了,新校区的条件应该非常不错的.大一的宿舍是没有网的,无线网貌似也行不通。
2、本校学生对食堂宿舍评价:这里建大学姐,新校区户县草堂是4人间有独立卫生间,每层还能接开水,,本部老校区就比较惨了,7人间,,固定时间打水,不过以后的本科生应该都在新校区了
新生去需要带被褥枕头等床上用品,学校不给发,不过冬天宿舍都有暖气,很暖和的!日常的生活用品不带也可以,学校有综合服务楼,而且附近也有大超市,可以去买;还有通知书、转团关系的文件都要带着,对了,多准备些一寸的免冠照片,需要用的地方很多,开学一次就要交八张,以后会经常交照片…… 通知书里没银行卡估计是学校的问题,你打电话问一下,学校有取款机,中行,建行,商行,都有,交学费时可以刷卡 以前本部的是大一在东校区读一年,然后在搬回去,好像今年要改,本部的宿舍楼比较旧,好像是六人间,要么就是四人间,宿舍楼不一样人数也不一样
4人一间,在研究生高层住。可以使用电水壶烧水,配卫生间有阳台。就是上下楼得花很长时间,电梯每层都停。
就业不错的,学校风景很好,宿舍条件一般,6人间,卫生间在楼道 没有空调 食堂的饭很好,而且便宜 土木学院的硬件设施很好的
学校是建筑类老八校,建筑和土木非常好,其次就是工程管理以及环工学院好点。但是校本部的住宿条件不太好。不过学校的网球条件不错,切学校处于市区,北有武警总队,南有省政府,在火车站与大雁塔的联通线上,交通十分方便。 但是2012级新生要去草堂校区。。。。
建大目前的住宿条件是6人间,5栋今年好像在装修(女生楼)听学妹说的。宿舍是上下铺,有阳台,没有卫生间,有暖气。军训是在大二上学期,为其20-30天。那会天还不是很热。另外校本部大环境很好,学习氛围也很浓,宿舍离食堂很近,但是里教室比较远(相对的,学校本来就不大)。我们当时在东校区的时候也是六人间,因为在市中心,地比较紧张,本来就不大的学校显得很紧凑。学校的建筑学是最强的专业。城市规划也很不错,听说已经排到全国第七了。
冬天宿舍有暖气,不过还是比较冷的,建议拿厚衣服我就是建大的,本科宿舍条件其实都一样,没空调,今年放假前刚换的风扇,总之比原来的好。今年可能扩招,所以高年级的可能要挤8人间了,不知道大一会怎么样,我住了两年都是6人间的。大学宿舍不要想着有多好,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的高中住宿条件好。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堂校区是四人间,独立卫生间,上床下桌,但是本部即雁塔校区是七人间,新生的话除了建筑学院都在草堂校区
本部~比较小~ 住宿不是很好~ ~有学习氛围~ 东校区嘛~ 改建的越来越nb 了~ 除 了宿舍楼~ 都是钢厂厂房改建的~ ~你完全想象不出来~~ 那些建筑原来~的样子~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简介:(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UAT)简称“西建大”,旧称“西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先后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期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等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学校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土木、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设立研究生院。
截至2019年9月,学校下设20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拥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工28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名,全职院士3人;在校生3.4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