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多少分录取能上,北京化工大学文理科投档线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关系到自己未来可能上什么大学和从事什么工作,所有很多考生和家长都非常关注一所大学到底多少分可以上,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京化工大学多少分可以录取上的相关知识,包含北京化工大学2019年全国各省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录取位次等相关知识。
1、北京化工大学多少分能录取上
下表是2019年北京化工大学全国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北京化工大学文理科最低投档线和录取最低位次排名,考生报考北京化工大学可以参考以下数据来判断,具体北京化工大学其他前5年的高考录取数据,考生可以到聚志愿网站查询。
2019年北京化工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及录取位次统计表
序列 |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理科最低分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分 | 文科最低位次 |
---|---|---|---|---|---|---|---|
1 | 2019 | 青海 | 本一批 | 500 | 2656 | - | - |
2 | 2019 | 海南 | 本科A批 | 686 | 2585 | - | - |
3 | 2019 | 福建 | 本一批 | 569 | 9848 | 583 | 2570 |
4 | 2019 | 重庆 | 本一批 | 598 | 10572 | 583 | 2935 |
5 | 2019 | 河南 | 本一批 | 603 | 14629 | 590 | 3276 |
6 | 2019 | 湖南 | 本一批 | 587 | 11211 | 605 | 2331 |
7 | 2019 | 江西 | 本一批 | 593 | 8956 | 594 | 2192 |
8 | 2019 | 河北 | 本一批 | 617 | 9996 | 618 | 2041 |
9 | 2019 | 山西 | 本一批 | 570 | 8897 | 569 | 2076 |
10 | 2019 | 辽宁 | 本科批 | 601 | 9168 | 606 | 1846 |
11 | 2019 | 山东 | 本科批 | 604 | 14243 | 593 | 3402 |
12 | 2019 | 湖北 | 本一批 | 591 | 12932 | 583 | 3351 |
13 | 2019 | 广西 | 本一批 | 597 | 8373 | 571 | 2381 |
14 | 2019 | 新疆 | 本一批 | 550 | - | 571 | - |
15 | 2019 | 甘肃 | 本一批 | 553 | 8325 | 569 | 1717 |
16 | 2019 | 北京 | 本科批 | 621 | 5339 | 611 | 1430 |
17 | 2019 | 四川 | 本一批 | 633 | 15217 | 588 | 3795 |
18 | 2019 | 陕西 | 本一批 | 585 | 10897 | 587 | 2667 |
19 | 2019 | 江苏 | 本一批 | 371 | 23755 | 361 | 5933 |
20 | 2019 | 天津 | 本科A段 | 610 | 4811 | 573 | 1276 |
21 | 2019 | 内蒙古 | 本一批 | 579 | 5862 | 592 | 1119 |
22 | 2019 | 黑龙江 | 本一批 | 591 | 7371 | 575 | 1276 |
23 | 2019 | 广东 | 本科批 | 563 | 22057 | 573 | 7882 |
24 | 2019 | 宁夏 | 本一批 | 540 | 2874 | 588 | 659 |
25 | 2019 | 云南 | 本一批 | 614 | 7681 | 606 | 2359 |
26 | 2019 | 吉林 | 本一批 | 581 | 7843 | 572 | 1537 |
27 | 2019 | 安徽 | 本一批 | 598 | 10809 | 600 | 2616 |
28 | 2019 | 贵州 | 本一批 | 569 | 8766 | 597 | 2219 |
2、北京化工大学院校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331人,研究生7055人(其中博士953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3350人,学历留学生358人。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化学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3 个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2017 年我校“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正式列入一流学科建设之列。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0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7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外籍院士5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教学名师3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28人(其中在岗29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13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获得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9人。
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已经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5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 门省部级双语示范课程,37 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 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 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4 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 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7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 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0 个。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经费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1年以来,学校已有27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国防科工局第二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引智基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入选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中仅有的3所“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业院校之一。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2018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6.24亿元,获专利授权419项,鉴定成果9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校坚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三权”改革。建设有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的科技产业拥有约30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结合校内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学校还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相继成立先进材料、工业生物技术等5个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在威海、安庆、沧州、嘉兴、济源等地成立了6个技术转移中心,以及200余个校企联合研发机构。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我校实施“全球化”战略,不断拓展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美、英、法、德、澳、韩、日等国131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建有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3个北京市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校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举办了北京化工大学高校技术转移全球校长论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学“一带一路”学院、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中心。坚持高端引领和重点推进相结合,积极推进国际教育科技合作,统筹规划学校外专引智项目,重点支撑我校“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一流学科建设。坚持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学术论坛,承办对台交流项目,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知名教授走进我校“宏德讲坛”,与新校区本科生深入交流。持续推动我校师资国际化水平提升。2018年,因公临时出访团组数为138个,共计218人次,涉及出访国家41个,赴港、澳、台湾地区团组数为6个,共计12人次;接待境外短期专家621人次, 在校任职的长期外籍专家共24人,其中包含外籍教师13人,外籍博士后11人;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来华短期工作达26人。积极推进学生国际化交流。学校已与20个国家42所高校和机构签署64项学生赴海外学习项目合作协议,2018年学生海外学习项目共派出418人。举办了首届北京化工大学海外学习国际教育展,来自海外15所知名大学的21名代表参展,400多名学生参加了教育展。同时,我校今年启动“北化-世界百强高校本硕博精英计划”,选拔6名本科生和7名研究生赴世界百强高校或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暑期学习、短期研修以及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我校今年先后与美国,匈牙利等高校完成人文交流项目,即“中美人文交流营Project-GO”“北化-伍斯特理工大学中美科学营”“北化-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夏令营”等,40多名国外大学生来华进行文化、科技交流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举全校之力推进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校有25位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老师悉心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71%,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73%。
今天的北京化工大学,坚持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北化力量。
3、北京化工大学有哪些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 - 开设专业
院系设置 | 所有专业 |
---|---|
机电工程学院 | 安全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产品设计 |
化学工程学院 | 能源化学工程 环境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自动化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
经济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 会计学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功能材料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制药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工程 |
文法学院 |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法学 英语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化学学院 | 化学 应用化学 |
国际教育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生物工程 |
数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 金融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