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排名 全国第106名福建第4名
高校排名是很多高考考生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那么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全国排名多少呢,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福建师范大学的排名相关资料,包含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在本省的排名和全国的排名,希望对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有参考作用。
1、福建师范大学历年排名【校友会版】
在校友会版本排名中,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排名第106名,2019年排名第83名,排名下降了23名。
年度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2020 | 福建师范大学 | 106 | 4 |
2019 | 福建师范大学 | 83 | 3 |
2018 | 福建师范大学 | 79 | 2 |
2017 | 福建师范大学 | 75 | 2 |
2016 | 福建师范大学 | 104 | 4 |
2015 | 福建师范大学 | 93 | 3 |
2014 | 福建师范大学 | 93 | 3 |
2013 | 福建师范大学 | 113 | 3 |
2、福建师范大学历年排名【最好大学版】
在校友会版本排名中,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全国排名第152名,2018年排名第199名,排名下降了47位。
年份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所在地 |
2019 | 福建师范大学 | 152 | 福建 |
2018 | 福建师范大学 | 199 | 福建 |
2017 | 福建师范大学 | 152 | 福建 |
3、福建师范大学在福建省内排名【校友会版】
在福建省大学排名中,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排名第4名,排在福建师范大学前后的大学分别是福建农林大学和华侨大学。
校友会2020福建省大学排名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厦门大学 | 23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 | 福州大学 | 68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 | 福建农林大学 | 103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 | 福建师范大学 | 106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 | 华侨大学 | 136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6 | 集美大学 | 207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7 | 福建工程学院 | 328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8 | 闽南师范大学 | 368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9 | 闽江学院 | 369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0 | 厦门理工学院 | 396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1 | 泉州师范学院 | 409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2 | 莆田学院 | 503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3 | 武夷学院 | 51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4 | 福建江夏学院 | 519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5 | 龙岩学院 | 526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6 | 三明学院 | 53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7 | 宁德师范学院 | 548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8 | 福建商学院 | 632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9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637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福建医科大学 | 245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250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福建警察学院 | 500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厦门医学院 | 60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福建师范大学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Fujian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中国东南名城——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福建省重点建设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培训基地、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学校。
学校为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曾在学校任教。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本部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有1800多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9.0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2.15%;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设有本科专业85个(2019年招生专业78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7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