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排名 全国第423名安徽省第13名
高校排名是很多高考考生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那么2020年滁州学院全国排名多少呢,本文高考助手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滁州学院的排名相关资料,包含2020年滁州学院在本省的排名和全国的排名,希望对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有参考作用。
1、滁州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校友会版】
在校友会版本排名中,滁州学院2020年全国排名第423名,2019年排名第541名,排名上升了118位。
年度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2020 | 滁州学院 | 423 | 13 |
2019 | 滁州学院 | 541 | 22 |
2018 | 滁州学院 | 535 | 23 |
2017 | 滁州学院 | 600 | 24 |
2016 | 滁州学院 | 560 | 23 |
2015 | 滁州学院 | 590 | 25 |
2、滁州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最好大学版】
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滁州学院2019年全国排名第528名,2018年排名第585名,排名上升了57位。
年份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所在地 |
2019 | 滁州学院 | 528 | 安徽 |
2018 | 滁州学院 | 585 | 安徽 |
2017 | 滁州学院 | 492 | 安徽 |
3、滁州学院在安徽省内排名【校友会版】
在安徽省内大学排名中,滁州学院2020年排名第13名,排在滁州学院前后的分别是安徽工程大学和皖西学院。
校友会2020安徽省大学排名 | ||||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2 | 合肥工业大学 | 48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3 | 安徽大学 | 117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 | 安徽师范大学 | 135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 | 安徽农业大学 | 183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6 | 安徽工业大学 | 238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7 | 安徽建筑大学 | 244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8 | 安徽理工大学 | 257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9 | 安徽财经大学 | 275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0 | 合肥学院 | 344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1 | 淮北师范大学 | 351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2 | 安徽工程大学 | 396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3 | 滁州学院 | 423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4 | 皖西学院 | 438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5 | 安庆师范大学 | 441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6 | 合肥师范学院 | 474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7 | 阜阳师范大学 | 483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8 | 黄山学院 | 489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9 | 安徽科技学院 | 503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0 | 巢湖学院 | 51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1 | 淮南师范学院 | 548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1 | 铜陵学院 | 548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3 | 宿州学院 | 556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4 | 池州学院 | 58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5 | 蚌埠学院 | 60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6 | 亳州学院 | 632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安徽医科大学 | 240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90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蚌埠医学院 | 44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皖南医学院 | 49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安徽艺术学院 | 60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滁州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是安徽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滁州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1977年设立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滁州分校);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滁州学院。 [1]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2.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27万册,电子图书132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9人、副高级职称232人,博士274人(含在读98人)、硕士73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9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