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专科院校排名表,宁波专科院校录取分数线排行榜
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本科线,那么考生也可以选择上一所专科院校,下面是高考助手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宁波专科院校相关数据,考生可以去聚志愿网站查询下面的所有专科院校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录取位次数据。
一、2020年宁波专科院校排名数据表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备注 |
1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专科 | |
2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专科 | |
3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专科 | |
4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专科 | |
5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专科 | |
6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专科 | |
7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专科 |
二、部分专科院校介绍
1、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宁波市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浙江省高职优质校建设单位、教育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是首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
学校前身为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4年合并成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坐落于宁波市北高教园区,占地面积600多亩,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700余人。学校下设纺织学院、时装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国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雅戈尔商学院/商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现有专业3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优势专业及特色专业10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浙江省及宁波市区域和产业优势,学校构建起时尚“纺织服装+”的“一体多元”专业体系,通过实施“两合作三服务”战略,推进“四个校园”建设,全力创建国内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围绕时尚“纺织服装+”,学校构建并不断完善“一体多元”专业体系。学校牵头主持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纺织品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打造全国纺织服装类专业高地。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时尚产业,主动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需求,积极顺应纺织服装产业向科技创新、绿色环保、时尚创意方向发展特点,顺应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发展方向要求,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和地方经济发展新趋势,做精做强优势特色专业,积极拓展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各类专业协调发展。
学校努力培育一批党建与业务双带头人教师、行业和教育双影响力教师、技术和教学双能教师和国际化双语双能教师的“四双”师资队伍。聘请一批高水平企业工程师、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开展双师授课,引进建立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深度合作机制。
学校荣获“全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首批“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学校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建设初显成效;“卓越技师”培养项目、“评展鉴赛”学业评价改革、“匠艺”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不断推进。
学校深入实施“两合作三服务”战略。全面深化校企(地)合作和国际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师生成长成才。
学校拥有宁波市新型面料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先进纺织技术与服装CAD重点实验室及宁波市功能性纺织品研发创新团队,牵头成立宁波市纺织服装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和职教集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学校建有各类校企合作研发平台32个,研究成果“柔性监护电极及其可穿戴系统”获首届“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金奖,并已实现成果转化。学校每年选派近百名优秀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每年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近百项,每年为企业培训鉴定15000余人次。学校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全国纺织行业金牌示范鉴定单位”。对口支援新疆高职院校、结对帮扶黔西南州成绩显著。
学校牵头成立宁波市时尚经济研究所,连续向社会发布《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深入开展纺织服装产业研究,主持并已连续7年发布《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报告》。学校近20年积极参加宁波国际服装节活动,连续承办全国纺织机器人应用高峰论坛,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宁波华羽金顶时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同设立“全国童装设计研发中心”。
以特色化、国际化贯穿专业建设,学校国际化总体水平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准国际化办学方向,开发、引进和吸收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前沿课程和教育教学标准,跟进和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快提升专业品质,高质量建成特色专业群。
围绕创建国内一流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中英时尚设计学院已通过了英方教学认证,被列为宁波市首批特色学院建设单位,已形成一支由国际高层次时尚创意专家与校内骨干教师团队组成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中日合作专业项目入选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韩合作专业项目获全国行业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一带一路”特色人才培养等项目列入宁波市 “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首批重点建设项目。
学校以“修德、长技、求真、尚美”为校训,以弘扬“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的红帮精神为己任,物质和精神两手抓“四个校园”建设。通过推进“阳光校园”建设,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锻造师生健康体质;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塑造师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通过推进“创意校园”建设,积极倡导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教学科技创新,并以此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激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深入探索跨界跨专业科技创新,促进文化艺术、工艺技术、信息技术的结合,让校园成为充满活力的信息谷、创意岛和艺术园。通过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着力打造安全、卫生、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强化物质环境保障和思想精神引领,提高校园生活的幸福指数。红帮文化是学校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基因,入选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通过推进“文化校园”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时代先进文化,融入地方区域文化,发展学校特色文化,促进“红帮精神”与现代工匠精神、现代时尚文化的紧密结合,倡导和培育追求卓越、追求创新、追求高雅的文化氛围,凝炼学校文化精神。
学校网络育人平台建设项目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宁波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并入选教育部**教育典型案例。学校党委“借力互联网+创新党建服务新模式”入选全省高校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案例,“e支部”获得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师生联合支部群、校园(企)党建联合体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项目。学校是浙江省“平安校园”和宁波市首批“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和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和获奖层次大幅提升,在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 近三年共获得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奖1000余项;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后三年内创业率都稳定在较高水平,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上升。学校办学三十多年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其中一大批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荣获宁波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宁波市“教育推动奖”等荣誉称号。
2、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管办分离、独具特色,为“宁波市文明校园”、“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连续多年获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年度考评优秀。
学校地处我国首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的故乡——宁波,一个素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学校所在的宁波市高教园区,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等学习生活设施完备,分布合理。学校校区庄严大气,教学设施完善,学习环境优美。奉化校区为现校区的2.5倍,位于奉化市文化教育产业规划区,与国家5A级景区、全球500佳——滕头村南北相邻,与同是国家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溪口东西相望。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副高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5.3%,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75%,双师型教师占近81.26%。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教坛新秀、甬江学者讲座教授各1人,省教学团队2个,入选省“151”人才工程6人次。学校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商学院、食品学院、中药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基础学院等7个学院。学校设置药学等21个专业(含专业方向),目前共拥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优势专业3个(含7个方向),省级特色建设专业5个,市服务型重点建设专业(群)1个,市品牌专业1个,市特色专业2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示范性实训基地7个。建有首批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和载体。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8200余人,面向浙江等12个省市区招生。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7%。2015、2016届学校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在全省所有高职高专中排名第1位。
学校拥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现代化的图书信息中心以及标准田径场、体育馆和各项体育运动设施。实验教学面积15000平方及实训教学面积2800平方。目前实验室已建立中药前处理、制水、液体制剂和符合GMP标准的固体制剂全真生产线等多个实训车间。图书馆拥有期刊阅览室、电子文献阅览区、多媒体报告厅等多个功能区域,学校图书馆与大学园区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医药教育为学生编织创新创业梦想。一直以来,学校秉承“厚德厚朴、励志远志”的校训,以生命健康产业需求为引领,全面构建“以药学类专业群为主,食品、医疗器械等专业群协同发展”的办学新格局。学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2015年启动了市场监管系统干部专业素质提升工程,此举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尚属首创。学校坚持依托行业,立足地方,创新创业,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升格以来,已培养面向医药、食品、医疗器械等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万余名,累计为社会培训近10万余人次,为浙江由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的迈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厚积薄发创一流,继往开来写新篇。为顺应医药产业和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结合浙江省高等教育及自身发展实际,学校提出了建设医药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现阶段,全校上下围绕 “扩校、升本、创一流”的工作主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己任,立德树人,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努力办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医药类应用型院校。
3、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是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成立的四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前身为创建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 学校现为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主校区位于中国商业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宁波,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距市中心15分钟车程,距火车站10分钟车程,距飞机场15分钟车程,总占地面积964亩,其中本部占地401亩,宁海校区150亩,慈溪校区413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1亿元,图书馆藏书191万余册(其中纸质91万册)。全日制在校生9800余人,成教学生5000余人。现有教职员工643人,专任教师410人,专业教师的双师比达到95.7%,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7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13人。
学校现设有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明智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与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模具工程中心和智能家电工程中心等3个独立科研机构,共有29个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优势专业,7个市级重点专业;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现有国家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一家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一家宁波市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市级科研平台,一个宁波市产业特色学院,一个宁波市试点特色学院,宁海产学研基地荣获“中国模具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双师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名省新世纪“151”人才,2名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4名省属企业“五个一”人才,2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省教学名师、4名省教坛新秀,14名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1名宁波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同时,学校是浙江省首批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之一,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2008年荣获宁波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二等奖,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9年五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6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6年和2018年两次荣获“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2019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奖”。《中国普通高等院校2015年声誉指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学校在2015年度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声誉指数排名中,位居全省第一。
百年来,学校秉承“厚德、进业、明智、笃行”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服务兴校、管理促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和“教师为基、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传承和发扬百年商贸教育和宁波商帮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育现代商帮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成为了一所“工、商”并重,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被誉为“宁波商帮文化的摇篮”。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利用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学校和政府的合作交流,探索实践“总部—基地”办学的县校合作模式、“点、线、面”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多层次、多渠道合作办学。以订单培养、进厂建室、引厂入校等方式,与龙头和骨干企业开展“点对点”合作,如与美国GE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了省内第一个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师培训中心和技能认证中心;以引协会(学会)入校、校会深度合作等方式,与行业协会(学会)开展“点对线”合作,已有宁波市工业设计学会等6家协会、学会落户学校,并与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等多家协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与宁海、慈溪、鄞州等地开展“县(市区)校合作”,先后建成宁海和慈溪两个产学研基地,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其中依托宁海产学研基地形成的“总部—基地”办学的县校合作模式,创造性地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扩展到了人才培养、技术升级、服务社会、文化引领,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发展道路,实现了校、企、政、区多方共赢,被《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评价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宁海模式’”和“成为专家学者解读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的范本”。学校与慈溪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成立了适应余慈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产业学院——慈溪学院。作为学校政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探索,学院将结合慈溪产业特色与优势及相应人才需求,设置相对接的专业群,推动慈溪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与余慈经济带的特色和优势产业的深度对接,推动余慈产业结构升级。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获教育部核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历教育项目的高职院校。2002年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举办中澳合作办学项目,成立了霍姆斯格兰学院分院和国际化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引进TAFE教育模式。学校获得澳方颁发的“最佳海外教学成果奖”和“优秀管理奖”;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被评为省首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专业、中澳合作会计专业相继通过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委员会的认证。学校还与28个国家和地区得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今后,学校将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优质校”建设,全面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走内涵发展道路,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全省前列、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