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全国各省录取最低录取位次及分数
成都大学高考历年分数线、历年录取最低位次,这两项数据是考生填报成都大学志愿很重要的参考指标,考生可以根据这两项数据去匹配自己可以上哪些大学。当然现在大部分考生都在使用聚志愿网站,输入分数可以直接给你匹配符合你的院校。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历年成都大学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最低位次相关数据。
1、2019年成都大学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数据统计表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辽宁省 | 本科批 | 527 | 557 | 33899 | 8291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51 | 558 | 51294 | 11576 |
海南省 | 本一批 | 597 | 656 | 10143 | 2728 |
四川省 | 本一批 | 557 | 550 | 68262 | 13607 |
甘肃省 | 本一批 | 490 | 532 | 27310 | 5491 |
青海省 | 本二批 | 407 | 485 | 9769 | 1938 |
甘肃省 | 本二批 | 478 | 525 | 32923 | 6663 |
陕西省 | 本二批 | 475 | 521 | 58752 | 13784 |
云南省 | 本二批 | 534 | 560 | 34031 | 9822 |
贵州省 | 本二批 | 473 | 540 | 43123 | 10232 |
四川省 | 本二批 | 545 | 539 | 79780 | 18456 |
重庆市 | 本二批 | 520 | 539 | 42649 | 10886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本二批 | 504 | 516 | 39826 | 9960 |
湖南省 | 本二批 | 503 | 558 | 55459 | 13522 |
江西省 | 本二批 | 526 | 561 | 38186 | 8919 |
福建省 | 本二批 | 487 | 539 | 37908 | 9406 |
安徽省 | 本二批 | 500 | 559 | 73348 | 14521 |
江苏省 | 本二批 | 343 | 333 | 78785 | 21879 |
黑龙江省 | 本二批 | 500 | 498 | 29946 | 7940 |
吉林省 | 本二批 | 500 | 531 | 24310 | 4459 |
山西省 | 本二批 | 484 | 528 | 46263 | 8841 |
河北省 | 本二批 | 512 | 556 | 78959 | 16076 |
2、2018年成都大学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数据统计表
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辽宁省 | 本科批 | 509 | 534 | 42290 | 10105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38 | 568 | 59764 | 13302 |
海南省 | 本一批 | 584 | 636 | 11683 | 3399 |
四川省 | 本一批 | 553 | 558 | 68166 | 15159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本二批 | 473 | 501 | 15630 | 3695 |
甘肃省 | 本二批 | 479 | 499 | 35056 | 7587 |
陕西省 | 本二批 | 469 | 508 | 56638 | 13436 |
云南省 | 本二批 | 523 | 568 | 34974 | 10959 |
贵州省 | 本二批 | 429 | 569 | 80120 | 11036 |
四川省 | 本二批 | 540 | 549 | 81171 | 20531 |
重庆市 | 本二批 | 510 | 511 | 44770 | 126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本二批 | 483 | 526 | 46595 | 11896 |
湖南省 | 本二批 | 510 | 567 | 56013 | 14020 |
湖北省 | 本二批 | 501 | 547 | 57244 | 15133 |
江西省 | 本二批 | 519 | 564 | 42730 | 10897 |
福建省 | 本二批 | 471 | 526 | 42067 | 11510 |
安徽省 | 本二批 | 506 | 554 | 74552 | 16965 |
江苏省 | 本二批 | 328 | 324 | 82746 | 25716 |
黑龙江省 | 本二批 | 472 | 473 | 34588 | 9114 |
山西省 | 本二批 | 483 | 516 | 49890 | 12326 |
河北省 | 本二批 | 511 | 551 | 81232 | 19971 |
3、成都大学院校介绍
成都大学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本科院校,成都市重点建设的城市型大学。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所在高校。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建校40年来,学校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紧随国家及区域特别是成都重大发展战略,锐意改革,快速发展。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成大校训,“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成大校风,“学会学习、读懂生活”的成大学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审美、创新三位一体”的大学文化,围绕高水平城市型综合大学办学定位,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十五余万各类人才。
区位条件 学校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中国高等教育“西三角”新布局链接点,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学校毗邻3万余亩青龙湖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76.5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7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3余万册。拥有三甲综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和成大附中、附小、附幼。体育场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正在建设20余万平方米的第31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项目以及18万平米的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新园区。
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进步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目前设立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0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9个,二级学科(领域)24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持续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持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90余人,副高职称450余人,博士近500人。学校名誉校长为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专家20余人。有中国高被引学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专家等50余人。特聘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十位高端人才为名誉院长、荣誉教授,特聘新西兰院士(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5人,特聘国家千人专家、*专家、博导/教授近40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40余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80余人。
人才培养 学校围绕适应在新技术环绕下成长起来的21世纪学习者需求,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建设更加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不断推动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和支撑学生朝着广泛、深入、艰巨的学习目标迈进。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学校生源质量不断提升,12个专业在四川省本科一批次招生。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通过中国教育专业认证,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13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4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1项;有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27个,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2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6门,应用型示范课程5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教学团队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95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861项,省级1283项。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以上,学生公寓工作获全国一等奖,学生事务服务在全国形成示范。学校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众创空间,入选“全国百家特色空间”。学校位列2019中国高校创业竞争力排行榜第93位。
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目前建有省部级科技平台13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重大专项12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25项,省部级项目519项。近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85项,排名在川高校前十;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0项,排名在川高校第六;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立项4项,排名在川高校第三。2017—2018连续两年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92项,其中国家科技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SCI 1006篇,CSSCI 407篇,出版专著501部,获得专利授权797项。在2019年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列全国高校第162位,全球高校第823位。王清远教授自2014年以来,连续五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并于2018年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国际交流与地方服务 学校以国际水准、世界眼光谋划发展,全面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全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不断提升与区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水平。学校与国(境)外80余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累计招收留学生近2000余人,生源国近4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外联合培养项目以及校际交流项目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开展了涵盖本硕博多层次的海外联合培养项目34个。来校工作或讲学的外籍专家超过300人,聘请了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是省内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孔子学院第三个五年协议于2019年7月提前续签,2019年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通过学校与外方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促成了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2016年,学校被推选为“成都市国际友城高校联盟”秘书长单位;2017年,“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2018年,特聘泰国专家关国兴获得国家外籍专家最高荣誉奖励——“中国政府友谊奖”。学校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及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学校建有全国唯一的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
着眼未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团结进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以本为本”,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服务成都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加快建设成为成都的创新大学、开放大学、窗口大学,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