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 > 正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全国各省录取最低录取位次及分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高考历年分数线、历年录取最低位次,这两项数据是考生填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志愿很重要的参考指标,考生可以根据这两项数据去匹配自己可以上哪些大学。当然现在大部分考生都在使用聚志愿网站,输入分数可以直接给你匹配符合你的院校。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历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最低位次相关数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全国各省录取最低录取位次及分数

1、201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数据统计表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北京市本一批473505235667678
天津市本科A段433453270678329
辽宁省本科批4535216628716693
山东省本科批47752114270739314
海南省本一批537583181647187
宁夏回族自治区本二批420502176285723
甘肃省本二批4234776488818749
陕西省本二批4354828721226558
云南省本二批4665156981524731
贵州省本二批4145018549022263
四川省本二批50650711992238587
重庆市本二批4845086059519685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二批38639910273447030
湖北省本二批4385489225510405
河南省本二批47951313912437576
江西省本二批4675188461529491
福建省本二批4264826850024488
安徽省本二批47152910399233388
江苏省本二批30929114525347572
吉林省本二批4154384710215631
内蒙古自治区本二批3904494749617681
河北省本二批41847616306853366

2、201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全国各省录取分数线数据统计表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天津市本科A段432461277928520
辽宁省本科批4455046824816288
山东省本科批47752513725438633
广东省本科批42950014481649312
海南省本一批5275671921877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二批407428263519173
云南省本二批4585256960425386
贵州省本二批4215358690820806
四川省本二批50150812300054461
重庆市本二批4714356210835146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二批3754269980639531
湖北省本二批4284959380028305
河南省本二批46851413988339996
江西省本二批4675127975332263
福建省本二批4094646883325070
安徽省本二批47551710627535752
江苏省本二批28928914008248982
内蒙古自治区本二批3724134929718636
河北省本二批39545416121954565
北京市本二批477515236697992

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院校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教职工5233人,专任教师147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1.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4.64%,有博士生导师346人。学校有“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3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4人,“*”特聘教授3人,“岐黄学者”9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7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青年学者1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从丰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2人,其中研究生4504人,本科生7536人,留学生562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64人,远程教育学生17859人。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药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英语(医学、中医药国际传播)、法学(医药卫生)12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4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参与完成)、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0个。其中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0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1个。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承担科技部“973计划”、支撑计划、重大专项、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770余项。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成果作为唯一的中医成果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成为中医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学校现有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家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学校遵循“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原则,探索合作共建新模式,搭建了区域标志性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平台,建立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第八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另有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16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工作。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4个。建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0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44个。   

描述

建校伊始,学校就成为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中医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到目前已为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并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996年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在国外高校独立颁发医学学士学位项目。率先在世界50强高校中开办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设“中医学-生物学”双学士学位教育。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获欧盟认可的第一个中医学硕士学位项目。开设我国首个全英文授课西医生学习中医的博士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首个全英文授课中医学士学位项目。2019年与美国国家儿童医院合作,在美国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持续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学校于1991年在德国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中医医院,开创了中国大学在海外办中医特色医院的先例,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典范。2012年,与日本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合作建立中医药孔子学院,将中医药课程纳入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实现了文化交流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不断探索创新,首创了集医疗、教育、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北中医方案”,先后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俄罗斯中医中心、美国中医中心、中国-德国中医药中心(魁茨汀),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丽名片。俄罗斯中医中心成功取得俄罗斯联邦医疗机构资质,成为俄罗斯第一家被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的中医特色医院。澳大利亚中医中心积极推动针对西医生的中医学历教育,两届中医学硕士学生已经成功毕业。美国中医中心瞄准中医特色及医学前沿,围绕癌症、癫痫、儿科疾病、生殖疾病等成功举办多次高端学术会议,正成为中美两国在医学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   

学校主办有国家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临床》《中医教育》和《中医科学杂志》(英文),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连续5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迈入******,学校将以**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而不懈奋斗! (各项数据截止到2019年3月) 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教职工5233人,专任教师147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1.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4.64%,有博士生导师346人。学校有“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3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4人,“*”特聘教授3人,“岐黄学者”9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7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青年学者1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从丰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2人,其中研究生4504人,本科生7536人,留学生562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64人,远程教育学生17859人。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药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英语(医学、中医药国际传播)、法学(医药卫生)12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4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参与完成)、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0个。其中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0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1个。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承担科技部“973计划”、支撑计划、重大专项、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770余项。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成果作为唯一的中医成果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成为中医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学校现有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北京中医药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家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学校遵循“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原则,探索合作共建新模式,搭建了区域标志性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平台,建立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第八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另有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16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工作。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4个。建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0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44个。   

建校伊始,学校就成为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中医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到目前已为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并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996年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在国外高校独立颁发医学学士学位项目。率先在世界50强高校中开办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设“中医学-生物学”双学士学位教育。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获欧盟认可的第一个中医学硕士学位项目。开设我国首个全英文授课西医生学习中医的博士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首个全英文授课中医学士学位项目。2019年与美国国家儿童医院合作,在美国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持续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学校于1991年在德国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魁茨汀中医医院,开创了中国大学在海外办中医特色医院的先例,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典范。2012年,与日本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合作建立中医药孔子学院,将中医药课程纳入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实现了文化交流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的国际化发展不断探索创新,首创了集医疗、教育、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为中医药海外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北中医方案”,先后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澳大利亚中医中心、俄罗斯中医中心、美国中医中心、中国-德国中医药中心(魁茨汀),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亮丽名片。俄罗斯中医中心成功取得俄罗斯联邦医疗机构资质,成为俄罗斯第一家被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的中医特色医院。澳大利亚中医中心积极推动针对西医生的中医学历教育,两届中医学硕士学生已经成功毕业。美国中医中心瞄准中医特色及医学前沿,围绕癌症、癫痫、儿科疾病、生殖疾病等成功举办多次高端学术会议,正成为中美两国在医学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   

学校主办有国家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临床》《中医教育》和《中医科学杂志》(英文),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连续5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迈入******,学校将以**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而不懈奋斗! (各项数据截止到2019年3月) 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吴建伟,校长徐安龙。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发扬“勤求博采,厚德济生”的校训精神,致力于传承中医药学术和文化,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病的重要基地,为中医药事业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教职工4422人,专任教师97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73%;有博士生导师314名。学校现有“国医大师”2人,“*”特聘教授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79人,其中本专科生6108人,硕士研究生2507人,博士研究生664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占34.2%,境外学生占13.3%。另有继续教育学员3826人,远程教育学员16010人,目前全校各类在校生达29115人。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等教学机构。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新世纪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

学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并有43个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5个。建设全国中医学术流派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5个。东直门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率先成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列入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基地、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手术康复治疗定点医院。东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99年,已建设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人才优化、管理科学、医疗水平一流、中医特色突出、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脑病中心、全国中医急症中心。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定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学校另有临床教学基地37所,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实习、见习工作。

自建校之初,学校即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已为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并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办有国家级学术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和《中医教育》杂志,是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面对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学校正加快发展步伐,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定不移地走教育创新和内涵发展之路,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相关文章分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2020排名 独立学院排行第44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宿舍有没有空调怎么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学费标准 新生学费一年多少钱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怎么样 评价好不好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高考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指南注意事项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什么时候可以收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最新排名,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全国排名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最好的专业排名及重点特色专业目录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高考录取结果公布时间及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及通知书EMS查询入口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开设专业及招生专业目录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宿舍几人间【多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录取结果查询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什么时候收到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_什么时候收到及发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