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青海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青海522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7 19:02:23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青海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青海522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青海522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青海522理科能上什么大学

青海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青海理科52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理工大学(特色班)、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班)、厦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今年青海522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青海522分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南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1 1148
2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2 1120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0 943
4 北京理工大学(特色班)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36 633
5 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班)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2 1120
6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5 841
7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30 741
8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8 782
9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7 807
10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32 698
1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8 764
1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1 1148
13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1 1148
14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0 1180
15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2 1120

高考志愿怎样进行投档

(一)按每批招生计划数(含公费生招生数和择校生招生数)的一定比例,划定该批的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

(二)在每批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根据学校的招生计划数,按考生志愿的先后次序,按学业考试七科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投档时,分别按公费计划数对应公费志愿、择校计划数对应择校志愿,先投第一志愿,若不满员,再投第二志愿,……依次类推;

(三)每批设“高分优先投档线”,对高分考生按其志愿优先投档;

(四)对于在两个不同批次安排了招生计划的学校,若在前一批投档最低控制分数上未完成该批招生计划,其剩余计划数并入该校后一批次计划完成。若招生学校在后一批次的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由市招考办调整该校的投档控制分数线直至完成其招生计划。

(五)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是按各区的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投档。

(六)招生学校如无特殊理由,对所有投档的考生均必须被录取,不得退档。

青海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青海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青海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青海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青海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青海海东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青海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青海理科522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南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1 1148
2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2 1120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0 943
4 北京理工大学(特色班)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36 633
5 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班)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2 1120
6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5 841
7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30 741
8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8 782
9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7 807
10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32 698
1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28 764
1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1 1148
13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1 1148
14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0 1180
15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2 512 1120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18 1301
17 西安交通大学(特色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16 1389
18 天津大学(特色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32 986
1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27 1066
20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34 916
21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34 916
22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32 986
23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36 893
24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23 1187
25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11 1535
26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09 1606
27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20 1264
28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17 1334
29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10 1569
30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07 1676
31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11 1535
32 南京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19 1298
33 广州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12 1508
34 河北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1 524 1165
35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27 1262
36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4 1618
37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37 1026
38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26 1269
39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7 1543
40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23 1384
4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34 1072
42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4 1618
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8 1516
44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5 1591
45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25 1324
46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8 1516
47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32 1149
48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34 1090
49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7 1543
50 南京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33 1126
51 徐州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0 1722
52 河北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青海 2020 519 1488

医药类院校报考指南

对医学总是保有一份特殊的敬意,无论这世界怎样天翻地覆,这个以人为本的行业始终有光明的前途医药类院校者,以医药为术业专攻也,是专科性大学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一支。经济、法律、农林、理工等其他专科类院校的报考热度年年花盛花疏自有时,但医药类院校似乎永远很难为生源发愁,为什么?只因它悉心栽培的是人类健康的守护天使!有人把健康比喻成“1”,而财富、名誉、事业等则是跟在1之后的无数个“0”,少了几个0不要紧,丢了最前面的1可就一无所有了。所以,我们对医学总是保有一份特殊的敬意,无论这世界怎样天翻地覆,这个以人为本的行业始终有光明的前途。

我国医药类院校按学科性质和研究偏重,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按照培养医师性质的不同分为主攻西方医学(西医)的院校和主攻东方医学(中医、藏医、蒙医等)的院校两类。

第二种,按照学科的涵盖面分为医科类大学、医药类大学、药科类大学三类,医科类大学更重医科范畴,培养医师、护理人员等,主要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后主要在医院部门工作;医药类大学则医科与药科并重;专业的药科类大学尤其偏于药学领域,以培养药学人才为主,主要开设药物制剂、药物工程、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毕业后主要在制药行业、医药公司等工作。

两种分类彼此交叉,涉及到具体高校,在本科阶段又有医科大学(药科大学、中医药大学)和医学院(药学院)两个层次之分。它们的区别众所周知,前者规模和名气更大,招生门槛相对更高。

正是因为这份职业的崇高,每一年,都有无数优秀的学子投身到医学院校当中,这些高校就是他们梦想腾飞的起点。目前,国内的医学院校大概呈现两种状态,一些老牌的重点医科大学已经并入类大学,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门类。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部(原上海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等。而另一种,则是独立的医学院校,如天津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两种医学类院校各有各的特点,却又为各自所在地区的医疗事业贡献着最前沿的科技力量。

合并的医学院校:

某些医药类院校并入大学后,就成为学校一个密不可分的总体。然而,这其中有的院校还保持着在每年高考之际,单独招生、录取。这就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都是可以采取单独招生的方式,而其他医学院在并入类大学之后,采取的是统一招生的方式。

如果说知名医学院校与院校的组合是强强联手,那么现在还单独设立的医药类院校虽是“单打独斗”,却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此类院校数量庞大,各省(区市)均有一至两所,为了给学子勾勒出此类院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