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山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4-20 01:46:05 高考助手网

一、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11481名;

2、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08325名;

3、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83119名;

4、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3029名;

5、白城师范学院(校企合作与服务外包计划其它)在山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67555名;

6、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2385名;

7、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8861名;

8、白城师范学院(校企合作与服务外包计划其它)在山东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3575名;

9、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8423名;

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山东 综合 - 1段 474 211481

2、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山东 综合 - 1段 475 208325

3、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山东 综合 - 1段 494 183119

4、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山东 理科 - 本科 470 153029
2019 山东 文科 - 本科 523 38861

5、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山东 理科 - 本科 450 167555
2018 山东 理科 - 本科 464 152385
2018 山东 文科 - 本科 518 43575
2018 山东 文科 - 本科 526 38423
白城师范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白城师范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xt.bcsfxy.com/
白城师范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白城师范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白城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值得报考吗
2023年白城师范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 是否入选
2023年白城师范学院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白城师范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白城师范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白城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2023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白城师范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白城师范学院在天津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三、白城师范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西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2002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学校占地面积7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8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18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教师33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33人。全日制在校生12406人(含分院447人)。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个,省级高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