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山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5 12:35:02 高考助手网

一、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33785名;

2、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25587名;

3、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22743名;

4、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7087名;

5、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7981名;

6、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2833名;

7、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3294名;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山东 综合 - 1段 465 233785

2、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山东 综合 - 1段 467 225587

3、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山东 综合 - 1段 474 222743

4、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山东 理科 - 本科 467 157087
2019 山东 文科 - 本科 518 42833

5、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山东 理科 - 本科 459 157981
2018 山东 文科 - 本科 519 43294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北京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院长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光德教授。学院的校训是:尚德笃学,守正创新。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百年名校优质的学科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优势,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设有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系、机械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护理系、传播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等10个系,4个教学部,19个研究所,33个本科招生专业,建有2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9门。形成了以工科类专业为支撑,以经管、艺术、文学、医学类专业相配合协调的多学科结构。2014年起,学院在省内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招生质量位居陕西省同类院校首位,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现有在校本科学生9500余名。学院秉承西安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育人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