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山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17:58:06 高考助手网

一、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

1、2022年山东高考类考生上南昌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71269名;

2、2022年山东高考类考生上南昌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0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31587名;

3、2021年山东高考类考生上南昌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30616名;

4、2021年山东高考类考生上南昌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2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20488名;

5、2020年山东高考类考生上南昌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40715名;

6、2020年山东高考类考生上南昌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1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27387名;

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南昌工学院在山东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南昌工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东 2022 综合 - 1段 449 271269 省教育厅
山东 2022 综合 - 2段 307 531587 省教育厅

2、2021年南昌工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东 2021 综合 - 1段 465 230616 省教育厅
山东 2021 综合 - 2段 420 320488 省教育厅

3、2020年南昌工学院在山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东 2020 综合 - 1段 465 240715 省教育厅
山东 2020 综合 - 2段 417 327387 省教育厅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昌工学院在上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昌工学院招生计划在海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昌工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昌工学院招生计划在北京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昌工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昌工学院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昌工学院招生计划在上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南昌工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南昌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民族教育特点突出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书记傅雨田等一批老同志创办于1988年的民办赣江大学。1998年,学校更名为赣江专修学院。2003年,学校更名为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1年4月,经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立南昌工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占地面积11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6万平方米,校园山水相依,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学校设有新能源车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财富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人居环境学院、传媒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有55个本科专业和33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7个学科。学校现有在校生2.4万人,教职员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6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6人,二级教授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省高校教学名师6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91万册,电子图书113万种。共有江西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制造工程实验室、江西省智能楼宇网络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南昌市DME光电工程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19个平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升本以来,完成省部级纵向项目(课题)300余项,发表论文(出版专著)3000余篇(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学校毕业生以爱岗敬业、基础扎实和技能突出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肯定。2011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500余项。学校连续6年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现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民族教育和人才培养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数据截至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