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山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5 22:00:49 高考助手网

一、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14090名;

2、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88622名;

3、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09901名;

4、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32150名;

5、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42487名;

6、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4502名;

7、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3804名;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山东 综合 - 2段 431 314090

2、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山东 综合 - 2段 438 288622

3、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山东 综合 - 2段 427 309901

4、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山东 理科 - 专科 398 232150
2019 山东 文科 - 专科 435 104502

5、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山东 理科 - 专科 357 242487
2018 山东 文科 - 专科 419 103804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武汉城市圈副中心、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学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示范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等。学校占地1574亩,校舍建筑面积64.8万平米,图书馆藏书163.1万余册。现有专任教师867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29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级劳动模范4人,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7人,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4人、湖北省名师1人、楚天技能名师28人,客座教授100余人。学校坚持推行"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模式,实施"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科技创业园,构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