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一、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8679名;
2、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5688名;
3、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8095名;
4、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4592名;
5、山东科技大学(02)在上海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9248名;
6、山东科技大学(01)在上海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5407名;
7、山东科技大学(1)在上海2019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6463名;
8、山东科技大学(2)在上海2019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5168名;
9、山东科技大学(2)在上海2018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6717名;
10、山东科技大学(1)在上海2018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6306名;
二、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上海 | 综合 | 物 | 本科 | 447 | 28679 |
2022 | 上海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462 | 25688 |
2、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上海 | 综合 | 物 | 本科 | 443 | 28095 |
2021 | 上海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460 | 24592 |
3、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上海 | 综合 | 物 | 本科 | 440 | 29248 |
2020 | 上海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458 | 25407 |
4、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上海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452 | 26463 |
2019 | 上海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58 | 25168 |
5、山东科技大学在上海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18 | 上海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450 | 26717 |
2018 | 上海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52 | 26306 |
三、山东科技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3个,科研单位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本科专业96个。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19个,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个。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23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有教职工33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60余人。有两院院士4人,聘任院士12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