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上海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上海594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7 19:04:55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上海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上海594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上海594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上海594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上海59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今年上海594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gk.juzhiyuan.com/

二、上海594分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6 1698
2 中国人民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5 1799
3 中国人民大学(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6 1698
4 中国人民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7 1613
5 浙江大学(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5 1799
6 浙江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9 1422
7 浙江大学医学院(化 和 生)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2 2121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79 2461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1 2233
10 同济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1 2233
11 武汉大学(史)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79 2461
12 武汉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79 2461
13 四川大学(物 和 化)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79 2461
14 四川大学(物 或 化 或 生)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3 2024

300-350分可以选择的二本院校

院校名院校最低分批次名称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387二本
三亚学院387二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外合作)385二本
黄河科技学院386二本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385二本
河北东方学院388二本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388二本
南昌工学院387二本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388二本

300-350分适合报什么二本大学

300-350分可以选择的二本-闽南科技学院(往年院校最低分392)

闽南科技学院坐落于福建南安,2001年由福建师范大学与菲律宾爱国华侨共同举办,是福建省首批设立的独立学院,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教育。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300-350分能报的二本-广州大学华软网站学院(往年院校最低分392)

广州网站学院,简称“广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上海高考状元名单2024年是谁 附往年上海高考状元学校分数
上海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上海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上海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上海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上海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上海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上海高考状元哪个学校名单是谁多少分,附历年状元分数和名单
上海的历年高考状元分数和学校名单(汇总)
2024年上海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哪个学校)
2024年今年上海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状元多少分哪个学校
2024年上海高考最高分状元是谁,今年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上海594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6 1698
2 中国人民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5 1799
3 中国人民大学(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6 1698
4 中国人民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7 1613
5 浙江大学(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5 1799
6 浙江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9 1422
7 浙江大学医学院(化 和 生)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2 2121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79 2461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1 2233
10 同济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1 2233
11 武汉大学(史)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79 2461
12 武汉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79 2461
13 四川大学(物 和 化)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79 2461
14 四川大学(物 或 化 或 生)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2 583 2024
15 复旦大学(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80 1529
16 复旦大学(物 或 化)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80 1529
17 复旦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80 1529
18 复旦大学医学院(物 和 化)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80 1529
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81 1453
20 上海交通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80 1529
2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 和 化)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80 1529
22 中国人民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79 1619
23 中国人民大学(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79 1619
24 中国人民大学(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1 581 1453
25 清华大学(01)(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608 88
26 清华大学(02)(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609 75
27 北京大学医学部(01)(物 和 化)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608 88
28 复旦大学(01)(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580 1293
29 复旦大学(02)(物 或 化)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580 1293
30 复旦大学(03)(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580 1293
31 上海交通大学(01)(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580 1293
3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物 和 化)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580 1293
33 中国人民大学(01)(不限)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580 1293
34 浙江大学(01)(物)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580 1293
35 云南大学(03)(物 或 化 或 生) 公办 /本科 上海 2020 591 560

高考志愿填报五大误区

对高考生而言,高考志愿如何填,上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是我们人生决策当中的紧要处,是重要的一步,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子们一生的道路。同时,高考志愿不但关系到考生能否被理想院校和专业录取,而且关系到普通高校对人才的合理选拔和培养的问题。

高考志愿事关重要,但在我们的调查和实际工作中却发现经常存在这样五大方面的误区:

1、盲目追热门专业。

关于这一点,央视新闻曾经做过一期针对高考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学生选择了当年热门的,比如说经济呀、金融等专业;有40%的学生选择的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热门专业看似光鲜,但是各位朋友要知道,当年选择的热门专业,在你就业的时候,可能因为市场因素的变化,它就变成了冷门的专业。

早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当中就指出:法学、生物、计算机等报考的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的就业率与薪资却持续走高。所以说,热门专业它不等于永远的热门,热门的专业也并不等于就业前景就一定理想。

我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需要的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而不应该是告诉我们冷热的温度计。

2、一心上名校。

也可以理解为重学校,轻专业。对于这部分人,他们认为,只要学校选的好,学什么专业不重要。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曾经做过一期调查,数据显示,具有这种想法的考生占到65.5%,只有34.5%的考生选择了我首先要选理想的专业。

北京青年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位学生——周浩,以青海省理科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学院。然而不到两年时间,周浩经过一番周折,毅然决然地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校学习数控专业。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当初志愿填报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觉得这样的高分不上名校可惜了,于是周浩听从了父母老师的建议,选择上名校,但换来的确是自己学习中的痛苦。当他转学数控专业后,记者采访他时,周浩表示自己不后悔,而且很庆幸自己现在的选择。1、盲目追热专业。

3、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多数的高中生朋友由于平时忙于学业,或者是获取消息的渠道比较少,很少思考职业的未来,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知之甚少。因此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往往缺乏一定的主见,就把希望寄托于自己最信任的老师、家长的身上,盲目的听从他们的意见,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发展方向,还有能力的考量。

但是,老师、学长,还有家长,他所掌握的信息,对于志愿填报来说,也不一定完整和准确,最关键的是不见得适合于你。所以,盲目的听从这些人的建议,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所学的专业并不是适合自己的。

4、分数一分不浪费。

就是分尽其用,这样做的结果比较容易发生高分落榜现象。

我们在这里建议考生和家长,我们最大程度的发挥分数作用,但一定要预留出合理的分数空间。

5、不看招生目录、章程等官方文件。

考生和家长不看招生目录、招生章程等官方招录文件,一团黑的胡乱填报志愿的现象,在信息发达的现在,还很普遍。

我们在升学指导测验公众平台,每年高考季都会举办专家答疑活动,但我们同时发现了很多关于政策类的提问,如提前批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行志愿、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能不能同时报考、本科和专科可不可以同时报考、眼睛近视能不能报考军校等一系列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总会告诉考生,去仔细阅读一下本省的招考政策吧。

高招政策,最主要的是通过省考试院官方网站了解,同时还可以到想要报考的高校网站上查看。其实,这些内容都写的非常清楚,是每一个经历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生和家长需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