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山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04:51:22 高考助手网

一、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1、2022年山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8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410名;

2、2022年山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A1)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651名;

3、2021年山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8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444名;

4、2020年山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256名;

5、2020年山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A1)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922名;

6、2022年山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05名;

7、2022年山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A1)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35名;

8、2021年山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10名;

9、2020年山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8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16名;

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山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西 2022 理科 本一A 580 5410 教育部
山西 2022 理科 本一A1 554 11651 教育部
山西 2022 文科 本一A 571 905 教育部
山西 2022 文科 本一A1 559 1635 教育部

2、2021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西 2021 理科 本一A 588 6444 教育部
山西 2021 理科 本一A1 569 10582 教育部
山西 2021 文科 本一A 598 1010 教育部
山西 2021 文科 本一A1 588 1572 教育部

3、2020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山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山西 2020 理科 本一A 611 6256 教育部
山西 2020 理科 本一A1 595 9922 教育部
山西 2020 文科 本一A 586 1116 教育部
山西 2020 文科 本一A1 574 1896 教育部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北京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招生计划在吉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招生计划在上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校区现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7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7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国际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4600余人,国际学生近400人,博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82人。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70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200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配备查询、借还、选座等自助设备,建有信息共享空间、学者研讨室等功能空间。教学、科研实验室317个,语音室及公共机房20个,多媒体教室58个,并建有先进的常态化录播智慧教室137个、研讨型智慧教室3个和同声传译实验室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余台(套),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1.9万多个。在山东大学一体发展框架下,威海校区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深入实施“学术提升计划”,贯彻落实“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异地办学的示范性校区、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水平校区、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式校区”,不断提升校区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成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亮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已有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18门、一流课程4门、一流专业25个、优秀教材15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30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创新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00余项,省级奖近1000项。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校区近三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8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63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253件,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韩国研究备案中心”“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备案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智库平台建设有序发展,近年来成立国际问题研究院、自贸区研究院等山东大学特色高端智库,加强社会服务能力,打造“智库品牌”,智库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影响力提高。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建设,在空间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场以及东北亚区域性研究、海洋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在威海市政府大力协作下,已启动文登圣经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中国东部地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基地。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科普1万余人次。深入实施“三跨四经历”教育。“三跨”即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境学习,“四种经历”即本校学习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近年来,校区与韩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19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搭建国际合作平台,鼓励优秀学生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批世界顶尖名校参加双学位项目和本硕连读项目。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还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联合培养工作。同时,在校生还可通过校际交流,到国内著名高校体验第二校园文化。校区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