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山西高考填志愿 > 正文

贺州学院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2024-05-06 03:38:57 高考助手网

一、贺州学院在山西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贺州学院在山西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2、贺州学院在山西的通信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3、贺州学院在山西的工程造价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4、贺州学院在山西的审计学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5、贺州学院在山西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6、贺州学院在山西的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贺州学院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二、贺州学院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贺州学院在山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 山西 2022 / 本二B 30 4 - 理科
智能制造工程 山西 2022 / 本二B 31 4 - 理科
电子信息工程 山西 2022 / 本二B 32 4 - 理科
通信工程 山西 2022 / 本二B 33 4 - 理科
土木工程 山西 2022 / 本二B 34 4 - 理科
工程造价 山西 2022 / 本二B 35 4 - 理科
审计学 山西 2022 / 本二B 36 4 - 理科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类)) 山西 2022 / 本二B 01 5 - 文科
历史学 山西 2022 / 本二B 02 4 - 文科
财务管理 山西 2022 / 本二B 03 4 - 文科
公共事业管理 山西 2022 / 本二B 04 5 - 文科
旅游管理 山西 2022 / 本二B 05 5 - 文科
酒店管理 山西 2022 / 本二B 06 5 - 文科

2、2021贺州学院在山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 山西 2021 / 本二B 30 4 - 理科
智能制造工程 山西 2021 / 本二B 31 4 - 理科
通信工程 山西 2021 / 本二B 32 4 - 理科
人工智能 山西 2021 / 本二B 33 4 - 理科
审计学 山西 2021 / 本二B 34 4 - 理科
旅游管理 山西 2021 / 本二B 35 4 - 理科
财务管理 山西 2021 / 本二B 01 4 - 文科
公共事业管理 山西 2021 / 本二B 02 4 - 文科

3、2020贺州学院在山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财务管理 山西 2020 / 本二B 01 5 - 文科
公共事业管理 山西 2020 / 本二B 02 5 - 文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 山西 2020 / 本二B 30 4 - 理科
智能制造工程 山西 2020 / 本二B 31 4 - 理科
通信工程 山西 2020 / 本二B 32 4 - 理科
人工智能 山西 2020 / 本二B 33 4 - 理科
审计学 山西 2020 / 本二B 34 5 - 理科
旅游管理 山西 2020 / 本二B 35 3 - 理科
贺州学院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贺州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贺州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贺州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hzxy.edu.cn/
贺州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贺州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贺州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值得报考吗
2023年贺州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 是否入选
2023年贺州学院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贺州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3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贺州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贺州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三、贺州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贺州学院(HezhouUniversity)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桂、湘、粤三省(区)交界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国首个长寿地级市、世界长寿市——贺州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3年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贺州学院。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教育部与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首批合作院校之一,教育部“新工科”研究和实践项目承担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广西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广西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2016、2017年两次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全国本科高校300强,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入选第三方机构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600强,其中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