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四川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09-20 10:50:14 高考助手网

一、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

1、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3025名;

2、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0289名;

3、2021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2994名;

4、2021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5582名;

5、2020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8052名;

6、2020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8581名;

7、2022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成都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985名;

8、2020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704名;

9、2020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8409名;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2 理科 本一 515 83025 省教育厅
四川 2022 理科 本二 465 140289 省教育厅
四川 2022 理科 专科 404 207774 省教育厅
四川 2022 文科 本一 538 18985 省教育厅
四川 2022 文科 本二 509 37938 省教育厅
四川 2022 文科 专科 447 90320 省教育厅

2、2021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1 理科 本一 521 82994 省教育厅
四川 2021 理科 本二 462 145582 省教育厅
四川 2021 理科 专科 380 211133 省教育厅
四川 2021 文科 本一 541 18278 省教育厅
四川 2021 文科 本二 509 38734 省教育厅
四川 2021 文科 专科 444 91027 省教育厅

3、2020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0 理科 本一 529 81375 省教育厅
四川 2020 理科 本二 484 128052 省教育厅
四川 2020 理科 专科 393 208581 省教育厅
四川 2020 文科 本一 527 17704 省教育厅
四川 2020 文科 本二 497 35204 省教育厅
四川 2020 文科 专科 433 88409 省教育厅
2023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锦城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成都锦城学院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3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锦城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2023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锦城学院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成都锦城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成都锦城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成都锦城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
2023年成都锦城学院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有哪些(附专业名单)

三、成都锦城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成都锦城学院的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是由四川大学与四川锦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202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办学规模学校坐落于成都市高新区,占地2100余亩,以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26000余人。设有13个教学院(财务会计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3个特色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办学定位学校类型定位为“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型、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定位为“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技术等全方位服务”;发展目标定位于“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现代化的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现设有57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100余个专业方向,形成了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专业中,审计学(ACCA)专业为四川省内本科一批招生专业;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新闻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6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软件工程、市场营销、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个专业为“省级高校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金融学、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获批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软件工程、工程造价2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另获批3D引擎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6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近年来,学校积极拥抱世界范围内的“工业4.0”革命,努力追踪新技术革命前沿,建设“未来型大学”,造就“未来型教师”,培养“未来型人才”。先后设立了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前沿专业。以建设“智慧工科、技术文科、数字商科、多维艺科”为目标,通过文工融合、理工渗透、工管交叉、工艺联合,促进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师资、产教之间的“六融合”,使毕业生能够具备新思维、掌握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学校已获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等建设成果。招生就业学校在2012年即实现全部专业在川二本招生,2015年审计学(ACCA)专业在川一本招生,均属同类高校最早。学校录取分数线常年居于川内同类院校第一、省内全部本科高校中上游水平。学校尊重考生的学业志趣,近年来考生录取第一志愿满足率100%,同时实行灵活的校内转专业制度,让考生能“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我校视就业工作为生命线,落实“定向培养,对接就业;提前实习,促进就业;专场招聘,落实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拓宽渠道,扩大就业;重点指导,帮扶就业”举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高端就业率近50%、创业率近3%、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深造率接近20%(学生考取高校不乏清华、北大、浙大、川大以及哈佛、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悉尼大学等知名学府)。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延揽名师、培育良师,组建了一支由知名学者与业内精英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师资总数128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0.3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6.07%。近年来,学校以“师德、师风、师才、师能”要求,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教师以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为第一师德,追求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面位做好。每一位老师在校内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每一位老师每周都会安排课外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或带领学生做项目、参加竞赛,倾心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四川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40余人。学校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双向进修计划”,让教师同时拥有“大学教师”和“行业专家”两种身份。截至目前,我校教师中有行业证书、经历、业绩,懂行业前沿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3%,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保障。教学设施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