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一、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
1、2022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在云南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9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32358;
2、2022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在广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93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47964;
3、2022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在贵州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81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11406;
4、2022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在青海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5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617;
5、2022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中外合作)在四川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5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84053;
二、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22全国各省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云南 | 文科 | 专科 | 298 | 132358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陕西 | 理科 | 专科 | 293 | 150696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陕西 | 文科 | 专科 | 293 | 80059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广西 | 理科 | 专科 | 254 | 203019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重庆 | 物理 | 专科 | 248 | 111705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河南 | 理科 | 专科 | 245 | 484635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中外合作) | 四川 | 文科 | 专科 | 231 | 208341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云南 | 理科 | 专科 | 228 | 171900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河南 | 文科 | 专科 | 225 | 316574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河北 | 物理 | 专科 | 224 | 295288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河北 | 历史 | 专科 | 203 | 191813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重庆 | 历史 | 专科 | 201 | 69611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甘肃 | 理科 | 专科 | 198 | 111876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市) | 甘肃 | 理科 | 专科 | 198 | 111876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贵州 | 文科 | 专科 | 196 | 122998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广西 | 文科 | 专科 | 193 | 147964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贵州 | 理科 | 专科 | 181 | 211406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青海 | 理科 | 专科 | 171 | 30387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甘肃 | 文科 | 专科 | 162 | 80817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市) | 甘肃 | 文科 | 专科 | 162 | 80817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青海 | 文科 | 专科 | 154 | 16617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四川 | 理科 | 专科 | 151 | 284026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中外合作) | 四川 | 理科 | 专科 | 150 | 284053 |
2022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四川 | 文科 | 专科 | 150 | - |
数据来源于高考升学官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
三、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简介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创办于1999年,前后经历了10年本科办学和10多年高职办学。1999年,学校前身四川师范大学南洋学院成立;200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7年,在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外事学院基础上组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3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7年,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升本院校;2021年,通过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现场复核;2021年,被列入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学校办学条件总体高于专科高职学校设置标准,数字校园基础设施高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学校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打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现代服务、医学健康等 5 大专业集群,开设 3 年制高职专业 69 个和“3+2”贯通培养专业 19 个,初步建成 15 个专业群,以群组建 6 个专业学院,专业建设机制和特色进一步彰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