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四川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1 10:16:37 高考助手网

一、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

1、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类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6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81名;

2、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工科类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7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9名;

3、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9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9名;

4、2021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类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550名;

5、2021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类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20名;

6、2021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9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50名;

7、2022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1名;

8、2021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9名;

9、2020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上海交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8名;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上海交通大学在四川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2 理科 本一 667 1075 教育部
四川 2022 理科 本一 668 981 教育部
四川 2022 理科 本一 678 419 教育部
四川 2022 理科 本一 690 109 教育部
四川 2022 文科 本一 643 61 教育部

2、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1 理科 本一 665 1550 教育部
四川 2021 理科 本一 673 920 教育部
四川 2021 理科 本一 680 511 教育部
四川 2021 理科 本一 692 150 教育部
四川 2021 文科 本一 640 49 教育部

3、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0 理科 本一 692 118 教育部
四川 2020 文科 本一 645 38 教育部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吉林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上海交通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上海交通大学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双一流”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4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至2020年底,学校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707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589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903人,国际留学生2513人,其中:研究生1488人;有专任教师3307名,其中教授108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包括1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9名,青年拔尖人才27名,*青年项目47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1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青年科学家2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者117名(青年项目获得者14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1个,含4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