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四川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商洛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1 11:41:23 高考助手网

一、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商洛学院

1、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商洛学院(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6359名;

2、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商洛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0386名;

3、2021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商洛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1254名;

4、2020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商洛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6960名;

5、2022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商洛学院(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6379名;

6、2022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商洛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4130名;

7、2021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商洛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5706名;

8、2020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商洛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4480名;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商洛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商洛学院在四川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商洛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2 理科 本二 460 146359 省政府
四川 2022 理科 本二 473 130386 省政府
四川 2022 文科 本二 511 36379 省政府
四川 2022 文科 本二 514 34130 省政府

2、2021年商洛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1 理科 本二 466 141254 省政府
四川 2021 文科 本二 513 35706 省政府

3、2020年商洛学院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0 理科 本二 485 126960 省政府
四川 2020 文科 本二 498 34480 省政府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商洛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商洛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商洛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商洛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商洛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商洛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商洛学院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商洛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slxy.cn/
商洛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商洛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4年商洛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商洛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商洛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商洛学院是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秦楚文化交汇地、革命老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故乡——商洛市。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距离省会城市西安110公里,东临河南,东南接湖北,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兼容秦雄楚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交通区位优越便捷,生态旅游和物产资源丰富,享有“秦岭最美是商洛”“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之美誉。 商洛学院肇始于1976年成立的陕西省商洛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商洛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整体上划由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改建为商洛学院,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会员单位。 建校45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尚教为学 践用至要”的办学理念和“博闻强志 正道直行”的校训,坚持“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凝练打造了“秦岭现代中药资源和绿色食品开发利用,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贾平凹研究、秦岭画派等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三大鲜明办学特色,培养了5万余名合格人才,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900余亩。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2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120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803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14人(博士16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67人。聘请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为“双聘院士”,有二、三级教授5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陕西青年科技新星”“三秦人才津贴”等各类人才项目20人次,荣获全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国家级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16人,荣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24人,荣获省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奖项8人。建立了一支以侯洵、徐宗本、樊代明、刘加平、欧阳晓平等“两院院士”和著名作家贾平凹等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兼职教授队伍。 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本科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现有省级“一流专业”8个(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文化产业管理、美术学),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个、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实习实训基地223个。获批省级及以上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7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教研课题100余项,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批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0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以学生党建为龙头,积极实施“三早一晚”及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带班晨读“学风示范”工程,营造良好学风。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9项、省级项目487项;在各类竞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励1720余项。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6金22银21铜”优异成绩。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多次被评为“陕西高校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学校扎根商洛大地办大学,坚持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校地合作发展道路,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现有1个陕西省优势学科、2个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了10个省级研究平台(1个全国唯一的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矿产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2个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陕西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陕西秦岭健康食品配料及核桃产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