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四川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01:57:33 高考助手网

一、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

1、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3025名;

2、2022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定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8915名;

3、2021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8969名;

4、2020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定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1375名;

5、2020年四川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9254名;

6、2022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定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044名;

7、2021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定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7273名;

8、2020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定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432名;

9、2020年四川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江西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101名;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江西师范大学在四川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江西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2 理科 本一 515 83025 省政府
四川 2022 理科 本一 519 78915 省政府
四川 2022 文科 本一 544 16044 省政府
四川 2022 文科 本一 557 10708 省政府

2、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1 理科 本一 530 74118 省政府
四川 2021 理科 本一 558 48969 省政府
四川 2021 文科 本一 525 27273 省政府
四川 2021 文科 本一 561 9994 省政府

3、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在四川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四川 2020 理科 本一 529 81375 省政府
四川 2020 理科 本一 566 49254 省政府
四川 2020 文科 本一 530 16432 省政府
四川 2020 文科 本一 551 9101 省政府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江西师范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江西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四川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江西师范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现有瑶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36余万册,电子图书175余万册,数据库89个,古籍及民国线装图书6万余册。瑶湖校区不设围墙,四周以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环抱,具有突出的生态人文特色。历史沿革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江西银行学校)整建制并入。办学思想学校先后七次迁址,六易其名,四度调整,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以生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办学传统,“质量立校、学术铸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管理兴校、和谐荣校”的重点任务和“爱国荣校、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师大精神。学科建设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设有22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科学技术学院),8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材料科学),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体育学、物理学、生物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5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A类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进入B类学科。人才培养学校本科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本科生近3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获批国家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其中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万种新教材11种;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0门,其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6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2门、线下一流课程1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省级课程育人共享计划37门,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9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省级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从1999年开始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式培养、开放型教学”为机制,着力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专业基础、宽学科口径、高品德素质、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起在省内开始按一本线招生。近年来,学校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培养社会中坚骨干人才的目标定位,着力满足学生对专业、对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对自主发展多样成长的四个理性选择,2012年起启动“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起开展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1000人),实施本硕、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1年,学校就业工作成功跻身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50强;2012年,学校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2015-2018年)中,学校共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