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陕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陕西588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1 15:28:12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陕西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陕西588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陕西588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陕西588理科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陕西理科58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医学类)、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今年陕西588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陕西588分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0 5788
2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5 6697
3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8 6260
4 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1 7269
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3 5388
6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01 4286
7 东南大学(医学类)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1 5639
8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4 8649
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6 5019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8 4644
11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3 5413
12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02 4176
13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4 8478
14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6 4984
15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9 7593
16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7 8030
17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8 7759
18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1 7434
19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8 7905
20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7 6378
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7 6312
22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7 7974
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3 7100
24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8 6267
25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9 7726
26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1 7301
27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6 8252
2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3 8784
29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5 8417
30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6 8181
31 空军军医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6 6559
32 上海戏剧学院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6 8149

高考录取顺序是什么

1、提前批(零批次)本科录取: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类以及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还有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

2、第一批本科(一本)录取: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

3、第二批本科(二本)录取:一般本科院校,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

4、高职高专录取(专科):专科批次是之前所有批次考生都可以参与的志愿填报批次,也是高考生在本次高考中被高校录取的最后一次机会。

陕西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陕西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陕西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陕西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2024年陕西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陕西安康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渭南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西安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商洛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延安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铜川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宝鸡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陕西理科588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0 5788
2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5 6697
3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8 6260
4 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1 7269
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3 5388
6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01 4286
7 东南大学(医学类)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1 5639
8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4 8649
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6 5019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8 4644
11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3 5413
12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02 4176
13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4 8478
14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96 4984
15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9 7593
16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7 8030
17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8 7759
18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1 7434
19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8 7905
20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7 6378
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7 6312
22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7 7974
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3 7100
24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8 6267
25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9 7726
26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1 7301
27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6 8252
2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3 8784
29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5 8417
30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6 8181
31 空军军医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86 6559
32 上海戏剧学院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576 8149
33 南开大学(理科试验班)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03 4520
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6 5421
35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4 5643
36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4 5722
37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5 5571
38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73 8997
39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00 4959
40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6 5479
4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01 4827
4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9 4988
43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4 5648
4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4 7185
45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2 7482
46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3 7362
47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7 6627
4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8 6501
49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79 7843
50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2 7414
5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2 7502
52 吉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73 8985
53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3 5840
54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7 6693
55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5 6952
56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73 9059
57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90 6209
58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74 8757
59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76 8388
60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74 8783
61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82 7462
62 大连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575 8623
63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4 8875
64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00 6400
6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3 11091
66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1 7764
67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2 7479
68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3 7358
69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0 7847
7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1 9446
7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6 6867
72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1 7677
73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01 6282
7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6 8645
75 吉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8 10005
76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5 7114
7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6 10468
7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3 10965
79 上海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4 10787
80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03 5958
81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8 9996
82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0 7839
83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7 10216
84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0 7926
85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7 8356
86 苏州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1 9399
87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1 9410
88 东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3 9061
89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4 10897
90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0 9610
91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5 8780
92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0 9669
93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3 7352
94 暨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3 10964
95 兰州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1 9563
96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9 8042
97 河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3 11137
98 东华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4 10885
9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4 10815
100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93 7387
10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8 10077
102 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81 9564
103 大连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6 10374
104 重庆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578 10088

如何设置高考志愿填报梯度?

高考志愿梯度是指在高考录取各批次中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从高到低拉开档次所形成层次阶梯。

通常来说是指第一个志愿院校与第二个志愿院校之间梯度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志愿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或者是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分数差。

一、高考志愿梯度的种类及作用

高考志愿梯度包括院校梯度、专业梯度、批次梯度,过去大家对前两种志愿梯度考虑的较多,而对批次梯度考虑的较少。

1.批次梯度

批次梯度是指填报各批次志愿时,对不同批次志愿的策划和设计上要有梯度,使所填报的各批次志愿之间相互衔接。

从2015年起,教育部要求三个专项计划招生(国家级贫困专项、高校农村专项、地方贫困专项)要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即在提前批和本一批之间设立一个单设本科批次。

目前多数省高考录取批次设置为六个批次(提前批、单设批、本一批、本二批、本三批、高职专科批)。这六个批次互不影响、互不交错,是各自独立的过程。省级招办严格按照批次和考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提档,实行批批清、上不清下不接的录取过程。

即先提取填报了提前批次考生的档案,等提前批次全部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单设本科批次的录取,依此类推。

已被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没有被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档案则投向下一个批次,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批次录取院校招生结束。

批次志愿之间相互衔接的一般方法是:主报批次所选院校录取的分数要大于下一批次所选院校的录取分数,主报批次上一批次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主报批次院校的录取分数。

2.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批院校中,由于院校办学历史、知名度、实力、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同一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录取分数高低的层次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院校在投档录取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和位置。

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所填的4个(或6个)院校志愿之间要参考拟报院校3--5年录取的平均分、平均位次和录取分数段,使所报志愿院校之间录取分数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梯度。

就整体而言,平行院校之间的分数梯度要控制在5--8分,视为合理搭配。

其具体操作为:首先要重点选定一所与本人分数相对应的院校(即稳妥院校)作为平行志愿B,其分数把握为:如若要保证热门或强势专业,本人分数必须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上分数段【(平均分+最高分)/2】;

若要保证较好专业,本人分数要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以上即可;若要满足一般专业,本人分数则应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下分数【(平均分+最低分)/2】。

其次要选择一所档次相对较高院校(即冲高院校)作为平行志愿A,专业必须服从调剂,其分数控制为:平行A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与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的分差控制在5--8分为宜,即可保证中等以上专业。

最后还要选择两所保证录取的院校(保底院校),其分数控制在被本人分数低10分左右。如若考生一心想报平行B院校心仪专业,也可放弃平行A志愿(冲高院校)的机会,把B志愿放到A志愿的位置,就能首先检索保证录取。

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三点:(1)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2)本人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本人所学时也不宜填报;(3)保底院校尽可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招生人数较大的院校。

3.专业梯度

除了所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学校中的6个专业之间也要有梯度,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一个不行,很可能就全军覆没。

如果又未填服从专业调剂,就只能被院校退档了。由于专业录取是由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专业分配规则不相同,所以,要设计好专业梯度,关键是要认真研究拟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填报专业志愿时,各专业之间要有足够的分数梯度,并按录取分作降阶排列。

二、运用梯度填报志愿的技巧

(1)低分高攀。

一是填报提前批次院校。由于提前批次不单独划线,其录取分数完全取决于当年实际报考人数和成绩,往往可能使考生在考分不高的情况下被录取。

二是单设本科批次。从2012年起国家实行贫困专项定向招生计划,这给全国832个国贫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考生提供了上“985”、“211”工程大学的机会,单就国家专项一项计划实施3年来,全国约有9万名农村考生圆了以较低分上名牌大学的梦想。

由于提前批和单设本科批次实行顺序(梯度)志愿,因此,只要懂技巧,有经验,就能使过重点线的考生上一个更高档次的大学。

三是利用一些院校“降批录取”的机会。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第一批招生院校每年都会留出少数招生计划录取第二批本科分数线上的考生。

如有些比较冷门或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专业,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就采取降批录取的办法。又如一些在一批招生的院校,因与校本部不在同一城市,甚至跨省,在录取时有时会降一个批次。

(2)交叉突破。

就是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这些年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原来纯文史类或理工类院校都在朝着类院校的方向发展。

正是由于新开设的非传统类型的专业还不广为人知或虽知但还没有认同,因此,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使考生可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

(3)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

由于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所以填报这些专业可以圆一些考生的院校和专业梦。

像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

(4)院校之间的分数差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高分考生的选择余地要大一些,批次省控线上边缘考生的选择余地小。

一般来说,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愿所制约,如果A志愿是冲高的院校或专业,其排序在后的B、C、D(E、F)志愿之间梯度可适当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专业,其余各院校或专业之间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5)填报志愿要防止“剪刀差”。

即:挑学校时看院校最低分,选专业时挑学校热门专业。考生要知道热(冷)门专业与分数直接相关,本人分数与拟选专业分数要求形成很大反差(称作“剪刀差”),其结果是虽被录取,但却被调剂到了很不满意的专业。

因此,填报志愿不仅要看上年院校最低分,更要看平均分,最好是看专业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