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陕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陕西632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6 05:07:37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陕西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陕西632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陕西632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陕西632理科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陕西理科63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同济大学(中外合作)、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理工大学,今年陕西632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Ai志愿助手:网站功能数据最全的网站,系统功能比较齐全,内含20余个功能模块,从分数录取到院校专业介绍,涵盖全部填报筛选大学的功能组,为考生及家长节约筛选时间,通过高考志愿智能推荐、志愿咨询、前辈观点等板块,高考考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高考目标院校。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二、陕西632分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37 1271
2 同济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42 1027
3 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43 987
4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20 2375
5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21 2258
6 南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30 1686
7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32 1575
8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43 986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34 1432
10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24 2070

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是在统一招生完之后就进行的,时间一般在统招之后补录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据各个省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征集志愿是给掉档同学的又一次机会,凡是参加高考的同学应该时刻关注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认真对待,填报第一志愿也应慎重考虑,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样也应该把最好的选择填在第一个。

陕西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陕西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陕西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陕西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2024年陕西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陕西安康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渭南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西安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商洛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延安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铜川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陕西宝鸡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陕西理科632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37 1271
2 同济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42 1027
3 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43 987
4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20 2375
5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21 2258
6 南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30 1686
7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32 1575
8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43 986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34 1432
10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2 624 2070
11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43 1389
12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46 1216
13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41 1457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21 2803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35 1809
16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26 2439
17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30 2091
18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19 3010
19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25 2513
20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17 3119
2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43 1338
22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1 624 2598
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32 2913
24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44 2071
25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47 1884
26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26 3398
27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35 2652
28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30 3078
29 天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26 3389
30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40 2321
31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34 2750
32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25 3461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44 2040
34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30 3094
35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20 4052
36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25 3492
37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陕西 2020 617 4342

职业规划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前提

国内某所著名高校曾在某一级新生中抽出了1400人作为调查样本,数据显示,考生对所报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仅2.1%表示“非常了解”,“不太了解”的占35.5%,甚至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48.6%的学生表示,如有机会会考虑换专业,此外66.1%的学生将“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填报志愿时的第一考虑因素。国内一所教育研究院也曾对6万多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57.8%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70.5%的学生表示希望改变专业。为何出现这么多考生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呢?归根结底是因为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不清楚自己究竟将来想做啥,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如果在报考院校和专业时,能适当为自己做一下未来的职业规划,相信上述的调查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1、什么是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就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因此,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为自己绘制未来理想的蓝图。如果考生在填报高考(课程)志愿之前能够适当地做职业规划,那么在志愿选择上将更多地避免盲目,效率与效果将大大提高。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专业”。这是考生选择专业最基本的原则。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医生、艺术家、法官等职业,必须要以大学所学专业为基础。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有改行的,并且其中也不乏成功人士,但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实现的。相反,比尔·盖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成功对考生则有更大的启示。因此,考生应尽可能实现高考志愿、专业学习、就业和事业的统一。

如果想成为一名医生,但去学机械行不行?大家都知道问题的答案。然而许多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却在做着类似的事。填报志愿的考生基本上有三种。

第一种,不知道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种,认为自己知道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三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多数考生在考大学甚至考研(课程)时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考虑得非常粗糙。比如,希望自己将来有高收入,希望将来能做开心的事情,希望将来能有时间到世界各地旅游等等。这样的一些想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或者说很难确定下一步自己该做什么。其实考虑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什么时候达到目标,该上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等等,这些问题,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2、职业规划认识自己很重要

怎样做职业规划呢?简单地说就是弄清楚自己将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将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应该怎么做?

既然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那么就不要像许多高中生理解的那样,不要等到上大学再考虑。专家建议职业规划应从高中生开始做起,尽早了解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路线。

另外根据很多专家的建议,职业生涯规划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在此简单介绍,供考生参考。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有可行性。这个道理很简单,要想成为一名医生,却去学机械,这样的规划是不切合实际的。又如你想将来成为一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那么最好先学一个理工科类的本科专业,毕业之后再在管理领域进一步深造。但这种情况如果反过来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学科本身存在着某些需要我们去遵循的规律。如理工类机械类专业里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课程设置较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更难,从难到易比较容易,而如果倒过来则可能比较困难。

其次,要有挑战性。并不是说做一个能够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好规划。如果一个规划很容易达到,虽然可行,却并不成功。规划的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些压力,尽管有难度,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这样,通过每一步的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实力,最终达到目标时,相信能够带给你成功的喜悦。

第三,职业规划不是一次定下的,需要适时调整。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和个人的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的规划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同时这种调整要避免朝三暮四。有些学生一入学发现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开始想转专业,转完专业又发现新转的专业因为某种原因,未来就业前景不看好,又开始琢磨学双学位或者准备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发现自己最终什么也没有赶上。现在强调终身学习,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学习。本科阶段更多的是学习某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更多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去学习。发达国家很多人,临近退休还去大学申请新领域的学位,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很少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将会在我国增多,大家应该具备这样的勇气和耐心,才能不被知识淘汰。

第四,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计划,应该有长远性。制订规划应该尽量从大方向着眼,制订尽可能的远期目标。一旦规划变成了计划,执行起来往往会令自己不知所措。

3、高考志愿填报中如何参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那么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应该怎样参考做出来的职业规划呢?做完职业规划之后,有两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一个是你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哪些领域,另一个是你将来适合哪些种类的职业。根据这两个答案,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明确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