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陕西高考填志愿 > 正文

皖江工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2024-06-15 23:43:22 高考助手网

一、皖江工学院在陕西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皖江工学院在陕西的水利水电工程((一年级在郑蒲港校区就读二至四年级在霍里山校区就读))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2、皖江工学院在陕西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一年级在郑蒲港校区就读二至四年级在霍里山校区就读))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3、皖江工学院在陕西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年级在郑蒲港校区就读二至四年级在霍里山校区就读))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4、皖江工学院在陕西的人工智能((一年级在郑蒲港校区就读二至四年级在霍里山校区就读))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皖江工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二、皖江工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皖江工学院在陕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 ((一年级在郑蒲港校区就读二至四年级在霍里山校区就读)) 陕西 2022 / 本二 01 5 - 理科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一年级在郑蒲港校区就读二至四年级在霍里山校区就读)) 陕西 2022 / 本二 03 2 -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年级在郑蒲港校区就读二至四年级在霍里山校区就读)) 陕西 2022 / 本二 16 3 - 理科
人工智能 ((一年级在郑蒲港校区就读二至四年级在霍里山校区就读)) 陕西 2022 / 本二 17 5 - 理科

2、2021皖江工学院在陕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 ((大二-大四在霍里山校区就读)(教学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郑蒲港新区河海中路666号郑蒲港校区)) 陕西 2021 / 本二 01 5 - 理科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大二-大四在霍里山校区就读)(教学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郑蒲港新区河海中路666号郑蒲港校区)) 陕西 2021 / 本二 02 5 -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二-大四在霍里山校区就读)(教学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郑蒲港新区河海中路666号郑蒲港校区)) 陕西 2021 / 本二 12 5 - 理科

3、2020皖江工学院在陕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水利水电工程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霍里山大道333号霍里山校区)) 陕西 2020 / 本二 01 5 - 理科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霍里山大道333号霍里山校区)) 陕西 2020 / 本二 02 5 - 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郑蒲港区河海中路666号郑蒲港校区)) 陕西 2020 / 本二 12 4 - 理科
皖江工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皖江工学院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皖江工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皖江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皖江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皖江工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皖江工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皖江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皖江工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皖江工学院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皖江工学院招生计划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皖江工学院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皖江工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皖江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区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创办于2008年,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2012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学校建有霍里山和郑蒲港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35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3.4万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116.6万册。固定资产总值78869.7万元。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设有基础部和思政部,共11个教学单位。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0余人。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现有33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水利为特色,工、经、管、艺、农等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