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天津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5-12 16:23:46 高考助手网

一、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大学

1、2022年天津高考(不限)类考生上成都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262名;

2、2022年天津高考(物)类考生上成都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612名;

3、2021年天津高考(不限)类考生上成都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613名;

4、2021年天津高考(物)类考生上成都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399名;

5、2021年天津高考(不限)类考生上成都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4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844名;

6、2020年天津高考(不限)类考生上成都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781名;

7、2020年天津高考(物)类考生上成都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544名;

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成都大学在天津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成都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A 566 21262 省政府
天津 2022 综合 本科A 574 19612 省政府

2、2021年成都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A 555 21613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本科A 556 21399 省政府
天津 2021 综合 不限 专科 245 5844 省政府

3、2020年成都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天津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A 543 26781 省政府
天津 2020 综合 本科A 562 22544 省政府
2024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大学招生计划在吉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成都大学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成都大学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成都大学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du.edu.cn/
成都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成都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成都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值得报考吗
2023年成都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是否入选
2023年成都大学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三、成都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成都大学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传承了百年办学历史,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本科院校,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所在高校。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建校40年来,学校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紧随国家及区域特别是成都重大发展战略,锐意改革,快速发展。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成大校训,“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成大校风,围绕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办学定位,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十五余万各类人才。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进步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专业学位类别7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7年获批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旅游管理等13个专业2019年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持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专任教师近1500人,正高职称教师20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500余人,博士教师近700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50余人,特聘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高端外国专家、研究员(副研究员)等140余人。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394人,留学生694人)。学校生源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12个专业在四川、甘肃、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94%的文理科新生成绩高于一本线。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1项;有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一流课程3门;2019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近五年,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15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057项,省级1578项,学校连续五年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优秀组织奖。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学生公寓工作成果《打造高品质“三室一厅+”,构建“四美”育人体系,建设公寓思政高地》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学生事务服务项目140余项,累计服务430余万人次,累计接待400余批次高校、政府机关、社会组织来访交流,在全国形成示范。学校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两届毕业生考研国家线上线率84%;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众创空间,入选“全国百家特色空间”。学校位列2019中国高校创业竞争力排行榜第93位。建校至今,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十余万名各类人才,遍布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尤其在成渝地区,成大校友在科技、教育、文化、企业等领域卓有成就,建功立业,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现有科研人员1200余人,建有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4个。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重大专项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