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林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林业大学
1、2022年天津高考(物 或 化 或 生)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774名;
2、2022年天津高考(物 或 生 或 地)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5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913名;
3、2021年天津高考(物 或 化 或 生)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2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682名;
4、2021年天津高考(不限)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3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958名;
5、2021年天津高考(史 或 地 或 物)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5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391名;
6、2020年天津高考(物 或 化 或 生)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2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868名;
7、2020年天津高考(不限)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256名;
8、2020年天津高考(物)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256名;
9、2020年天津高考(地 或 物 或 生)类考生上北京林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5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058名;
二、北京林业大学在天津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天津 | 2022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19 | 10292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622 | 9768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化 | 本科A | 633 | 7774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33 | 7774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636 | 7232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物 | 本科A | 636 | 7232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不限 | 本科A | 640 | 6555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地 | 本科A | 641 | 6376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物 或 史 或 地 | 本科A | 649 | 5070 | 教育部 |
天津 | 2022 | 综合 | 物 或 生 或 地 | 本科A | 650 | 4913 | 教育部 |
2、2021年北京林业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天津 | 2021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12 | 10490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616 | 9784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28 | 7682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化 | 本科A | 628 | 7682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631 | 7166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物 | 本科A | 634 | 6697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地 或 物 或 化 | 本科A | 637 | 6259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不限 | 本科A | 639 | 5958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A | 650 | 4391 | 教育部 |
天津 | 2021 | 综合 | 地 或 物 或 生 | 本科A | 651 | 4269 | 教育部 |
3、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天津 | 2020 | 综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621 | 10062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22 | 9868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物 和 化 | 本科A | 639 | 6780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639 | 6780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化 | 本科A | 639 | 6780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地 或 物 或 化 | 本科A | 641 | 6444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化 或 生 | 本科A | 641 | 6444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不限 | 本科A | 642 | 6256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物 | 本科A | 642 | 6256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本科A | 651 | 4822 | 教育部 |
天津 | 2020 | 综合 | 地 或 物 或 生 | 本科A | 656 | 4058 | 教育部 |
三、北京林业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历史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1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9年,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校训,践行“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理念,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6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专家和管理人才,他们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林草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科实力强大。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经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位居A+档位。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截至2019年底,学校共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7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生25276人,其中本科生13693人,研究生6712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4871人。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创新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8门。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北林学子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德国红点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际大赛中获重量级奖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全国农林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在94%以上。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成立了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46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两院院士应邀担任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共有教职工2044人,其中专任教师1312人,包括教授363人、副教授5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获国家级人才计划30人次,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