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新疆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新疆575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3-09-25 16:27:03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新疆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新疆575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新疆575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新疆575文科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新疆文科57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今年新疆575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新疆575分文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 新疆 2022 578 61
2 复旦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78 61
3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81 50
4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72 82
5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69 100
6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71 89

中国二本大学排名整理

以下部分中国二本大学排名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全国排名院校名称批次
1广东财经大学二本
2贵州医科大学二本
3重庆医科大学二本
4遵义医科大学二本
5上海海关学院二本
6广东金融学院二本
7天津理工大学二本
8西安邮电大学二本
9四川外国语大学二本
10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二本
11集美大学二本
12重庆理工大学二本
13北京联合大学二本
14上海商学院二本
15苏州科技大学二本
16成都大学二本
17福建中医药大学二本
1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二本
19广东医科大学二本
20重庆工商大学二本
21贵州师范大学二本
22厦门医学院二本
23云南师范大学二本
24天津外国语大学二本
25新乡医学院二本
26湖北医药学院二本
27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二本
28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二本
29温州大学二本
30广州体育学院二本
31广西师范大学二本
32江苏师范大学二本
33山东中医药大学二本
3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二本
35广西中医药大学二本
36南京工程学院二本
37浙江科技学院二本
38西安医学院二本
39广东警官学院二本
40安徽财经大学二本
202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吐鲁番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塔城地区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新疆哈密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新疆文科575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 新疆 2022 578 61
2 复旦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78 61
3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81 50
4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72 82
5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69 100
6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2 571 89
7 复旦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 新疆 2021 589 29
8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 新疆 2021 581 38
9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 新疆 2021 573 46
10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单列类外语) 新疆 2021 570 49
11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9 272
12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2 485
13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9 272
1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5 310
15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7 283
16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7 283
17 四川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0 363
18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3 327
19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8 390
20 山东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9 379
2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63 629
22 中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7 404
23 湖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5 446
24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5 446
25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1 353
26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80 363
27 吉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2 485
2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1 506
29 上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9 379
30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61 671
3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68 553
32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62 652
33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69 539
34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66 581
35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74 457
36 暨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61 671
37 中央戏剧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1 561 671
38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76 553
39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7 735
40 四川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90 330
4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90 330
4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7 385
43 山东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7 385
4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70 665
45 中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2 462
46 湖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79 508
47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0 491
48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6 401
49 吉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77 543
50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2 860
5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0 491
52 上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3 436
53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9 689
54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76 553
55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70 665
56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78 526
57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9 689
58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72 629
59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4 427
60 暨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9 689
61 河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4 812
62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3 838
63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0 903
64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0 903
65 西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6 761
66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82 462
67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1 882
6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9 689
69 东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新疆 2020 561 882

志愿填报选学校和选专业不必太纠结

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婚丧嫁娶。可以说,正是这些“选择”勾勒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轨迹。在所有的选择题中,大学入学的志愿填报无疑是最让人纠结的一道。

最近,国内各地的高考考生开始陆续填报志愿,除了极少数“考霸”之外,大多数人都面临一个“鱼和熊掌”的选择:分数有限的情况下,究竟是挑一个名气更大的学校,还是选一个实力更强的专业?

学校优先论者认为,好学校拥有较强师资力量、优质生源水平以及较高社会认可度。读名校不仅意味着能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还能在擅长用学历给人贴标签的职场获得更多机会。

与此同时,专业重要论者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只有符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专业才能激发持久学习动力,真正学好用好,而且专业伴随人的时间恐怕远远超过学校那几年。

细细想来,这种争论其实很有点通识教育对决专业教育的味道。不过,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学校与专业选择的矛盾是否真就那么大?

一位在加拿大留学的朋友告诉笔者,她身边的年轻人在做这道选择题时更多是从自身条件、爱好和职业理想出发。很多人在读完大学本科之后会再去读专科学校,学习自己所需的一技之长。而在求职时看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的美国,学生们在面临学校和专业选择时同样不会过于纠结。

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背景下,劳动者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只不过,学校作为重要的学习场所,其学习氛围、教学质量乃至掌握的社会资源都将对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产生巨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学校要重实不重名。

当我们跳出这道选择题时便会发现,学历、专业背景其实都是提高个人竞争力、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手段,非名校的人就一定不优秀吗?翻开历史,扪心自问,这些答案本身并不难找。真正难找的,或许是令我们纠结的原因。

在家庭,很多父母空有望子成龙的热情,却没能静下心来倾听子女的人生理想;在中学,老师不厌其烦地讲授各种知识,却鲜有课程告诉孩子们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及职业道路上有哪些差别;在职场,一些公司忙着借招聘会之便宣传自己,却不愿多花点时间和不同学校的求职者聊一会儿……

其实,从个人兴趣及规划出发,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本不应该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但当学生们拿着高考成绩单去讨论自己的分数“够”上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时,学校和专业便由互补品变成了替代品,分数也就更像金钱,岂有不纠结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