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新疆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1 19:28:04 高考助手网

一、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5438名;

2、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6811名;

3、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4265名;

4、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4758名;

5、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7017名;

6、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377名;

7、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875名;

8、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062名;

9、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435名;

10、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563名;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 358 25438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 380 8377

2、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352 26811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05 7875

3、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387 24265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22 8062

4、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新疆 理科 本二 403 24758
2019 新疆 文科 本二 440 8435

5、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新疆 理科 本二 403 27017
2018 新疆 文科 本二 413 10563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xt.cumtxh.cn/jwglxt/xtgl/login_slogin.html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以新机制举办的独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独立学院办学,是江苏省最早批准办学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坐落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一城青山半城湖”美誉的江苏省徐州市。学院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办学,地处徐州南部风景区,与美丽的云龙山、云龙湖及四季葱茏的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邻,位于城市繁华地带,购物、餐饮、休闲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多路公交车及地铁3号线直达校园门口,交通便利。校园内有完备的教学研究设施,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2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了低碳能源研究院、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可持续能源研究院、能源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5个直属科研机构,以及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等3个对外合作科研平台,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有藏书288余万册,数字图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