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新疆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5 07:05:02 高考助手网

一、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252名;

2、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671名;

3、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162名;

4、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737名;

5、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710名;

6、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555名;

7、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03名;

8、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652名;

9、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36名;

10、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737名;

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456 9252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51 3671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12 803

2、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482 8162

3、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504 7737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532 1652

4、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518 7710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554 1536

5、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新疆 理科 本一 537 7555
2018 新疆 文科 本一 543 1737
中国计量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计量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在广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在海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在北京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中国计量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6万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连续四年位列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硕士培养高校第一名,2020年列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硕士点高校第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70%。拥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人选等省部级人才50余人次。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