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新疆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工程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6 02:51:31 高考助手网

一、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工程学院

1、2022年新疆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5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5850名;

2、2021年新疆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6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3856名;

3、2021年新疆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4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3100名;

4、2020年新疆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3259名;

5、2020年新疆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9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9802名;

6、2022年新疆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预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5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907名;

7、2022年新疆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8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889名;

8、2021年新疆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2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544名;

9、2020年新疆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长春工程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366名;

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工程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长春工程学院在新疆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长春工程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新疆 2022 理科 本二 318 33548 省政府
新疆 2022 理科 本二 356 25850 省政府
新疆 2022 文科 本二 356 10907 省政府
新疆 2022 文科 本二 385 7889 省政府

2、2021年长春工程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新疆 2021 理科 本二 369 23856 省政府
新疆 2021 理科 专科 247 43100 省政府
新疆 2021 文科 本二 423 6544 省政府

3、2020年长春工程学院在新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新疆 2020 理科 本二 393 23259 省政府
新疆 2020 理科 专科 297 39802 省政府
新疆 2020 文科 本二 442 6366 省政府
2024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工程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春工程学院招生计划在宁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长春工程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工程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工程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春工程学院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长春工程学院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工程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春工程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长春工程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长春工程学院招生计划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长春工程学院招生计划在辽宁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长春工程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长春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深厚建筑、水利、电力、地质等基础工业行业背景及鲜明办学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A类高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实施高校,“欧盟伊拉斯谟计划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项目”实施高校,“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学校具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是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全国五所大学之一,曾是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全国百所大学之一。底蕴深厚,行稳致远。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建国初期。1951年至1953年,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先后成立,历经五十载,三校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管理。上世纪60年代,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曾升格更名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三校均成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0年3月,三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两区办学,资源丰富。学校现有湖东和湖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8万㎡,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6.3万㎡,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0.3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4亿元,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纸质图书168万册、电子图书262万种。强化学科,精进专业。学校现有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等5个学科门类;1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6个省特色高水平学科。设有19个教学院(部),开设59个本科专业,48个本科招生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地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0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7个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个国家CDIO试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德树人,精育英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共1.6万余人。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面向基础工业行业,服务吉林、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建筑、水利、电力、地质、机械等基础工业行业培养立德为先、身心两健、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15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0%以上就业于大中型国企,涌现出国家水利部原部长鄂竟平、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段成桂(伯硕)等八位省部级领导干部以及全国“十佳最美地质队员”郭俊华等一大批杰出校友。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居省内高校前列。学校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7个校友会,校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名师荟萃,学高身正。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985人,80%以上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正高级职称135人,副高级职称35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9人。100余人次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及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高级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优秀教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等荣誉称号。58人被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矢志创新,服务社会。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与吉林省政府等有关部门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所属100余家大型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深度产学研用合作。建有23个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方向独具特色,在省内优势明显。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高水平科研项目。近5年,获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47项,为企业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7亿余元。设计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吉林应急管理学院、BIM技术产业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发展势头良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广泛交流,合作共赢。学校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美国宾州滑石大学、西班牙罗维拉?维尔吉利大学等3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并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