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新疆高考填志愿 > 正文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2024-06-11 12:58:19 高考助手网

一、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新疆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新疆的临床医学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2、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新疆的护理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3、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新疆的针灸推拿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二、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新疆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临床医学 新疆 2022 / 专科 04 4 - 理科
护理 新疆 2022 / 专科 01 3 - 文科
针灸推拿 新疆 2022 / 专科 02 2 - 文科

2、202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新疆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临床医学 新疆 2021 / 专科 06 12 - 理科
口腔医学 新疆 2021 / 专科 07 9 - 理科
护理 新疆 2021 / 专科 08 7 - 理科
中药学 新疆 2021 / 专科 09 3 - 理科
药品生物技术 新疆 2021 / 专科 10 2 - 理科
药学 新疆 2021 / 专科 11 2 - 理科
中医学 新疆 2021 / 专科 12 2 - 理科
医学检验技术 新疆 2021 / 专科 13 1 - 理科
预防医学 新疆 2021 / 专科 14 1 - 理科
护理 新疆 2021 / 专科 01 7 - 文科
中医学 新疆 2021 / 专科 02 2 - 文科
药品生物技术 新疆 2021 / 专科 03 1 - 文科
医学检验技术 新疆 2021 / 专科 04 1 - 文科

3、2020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新疆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临床医学 新疆 2020 / 专科 04 18 - 理科
护理 新疆 2020 / 专科 05 8 - 理科
药学 新疆 2020 / 专科 06 7 - 理科
中药学 新疆 2020 / 专科 07 5 - 理科
康复治疗技术 新疆 2020 / 专科 08 4 - 理科
中医学 新疆 2020 / 专科 09 2 - 理科
医学检验技术 新疆 2020 / 专科 10 2 - 理科
医学影像技术 新疆 2020 / 专科 11 2 - 理科
预防医学 新疆 2020 / 专科 12 2 - 理科
护理 新疆 2020 / 专科 01 9 - 文科
中医学 新疆 2020 / 专科 02 2 - 文科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辽宁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天津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双高计划院校吗 学校好不好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值得报考吗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大专院校吗 是本科还是专科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贵州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最新学校简介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始建于1936年,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与长春市职工医科大学合并,2007年与长春市直机关业余大学合并,组成新的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477人,博士16人,副高级以上教师占41.3%。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在校学生9344人,开设了医药卫生、食品药品与粮食、生物与化工等4个大类,涵盖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共13个类别、27个专业。形成了以“医药康护健”五大专业集群的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并与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开展合作办学。学校作为长春市唯一的一所医学专科院校,为吉林省特别是长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据麦可思五年跟踪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就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学生就业满意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