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云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5-06 13:13:40 高考助手网

一、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农业大学

1、2022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8729名;

2、2022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1102名;

3、2021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4565名;

4、2021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3973名;

5、2020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3828名;

6、2022年云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887名;

7、2021年云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714名;

8、2020年云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492名;

9、2020年云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山东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5548名;

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山东农业大学在云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东农业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2 理科 本一 518 38729 省政府
云南 2022 理科 本二 496 51102 省政府
云南 2022 文科 本一 590 7887 省政府
云南 2022 文科 本二 568 14351 省政府

2、2021年山东农业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1 理科 本一 527 34565 省政府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493 53973 省政府
云南 2021 文科 本一 577 8714 省政府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554 15527 省政府

3、2020年山东农业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0 理科 本一 537 33828 省政府
云南 2020 理科 本二 498 54245 省政府
云南 2020 文科 本一 574 6492 省政府
云南 2020 文科 本二 538 15548 省政府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农业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山东农业大学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山东农业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农业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农业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山东农业大学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iaowu.sdau.edu.cn/
山东农业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山东农业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山东农业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值得报考吗
2023年山东农业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是否入选
2023年山东农业大学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三、山东农业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术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深造率平均在38%以上,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学校现有在校生34591人,其中本科生2993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655人,继续教育类学生18592人。现有教职工2483人,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12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2人,国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泰山系列工程专家59人,其中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5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专家18人。学校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4个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培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建设学科,4个省一流及培育学科,农林学科连续5年入选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400强,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个科技部、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家小麦育种栽培技术创新基地,1个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际合作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省级科教基地,1个省级培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协科普教育基地。学校有96个本科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422.72亩,建筑面积115.3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76亿元,图书馆藏书284万册,电子图书179万册。学校设有齐鲁学堂、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院、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1个学院。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0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5项。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李培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克丽,欧洲科学院院士时玉舫,4位“*”,12位国家杰青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26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