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云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莞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01:43:54 高考助手网

一、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莞城市学院

1、2022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东莞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0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2086名;

2、2021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东莞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0277名;

3、2020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2035名;

4、2022年云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东莞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2184名;

5、2021年云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东莞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8399名;

6、2020年云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3186名;

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莞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东莞城市学院在云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东莞城市学院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2 理科 本二 409 112086 省教育厅
云南 2022 文科 本二 509 42184 省教育厅

2、2021年东莞城市学院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1 理科 本二 468 70277 省教育厅
云南 2021 文科 本二 505 38399 省教育厅

3、2020年东莞城市学院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0 理科 本二 440 92035 省教育厅
云南 2020 文科 本二 481 43186 省教育厅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莞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东莞城市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东莞城市学院招生计划在海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东莞城市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莞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莞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莞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东莞城市学院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东莞城市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s://tr.dgcu.edu.cn/
东莞城市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东莞城市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莞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东莞城市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学校概况东莞城市学院是由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于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东莞城市学院。学校位于东莞市寮步镇松山湖大道旁(文昌路1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规划用地1228亩,完成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校园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依托原有的自然环境风貌,以“山、水、树、人”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巧妙运用岭南传统建筑元素,达到了“人与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交融,堪称岭南园林式学府。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45个本科专业;建立了97个专业实验室、218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4个校级科研机构,与2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关系。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数15500多人。学校专门设立了鸿发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励志奖等各类奖助学金项目。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我校连续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教育科学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会计学专业获批为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流管理专业获批为2020年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建设为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保险学、物流管理、安全工程建设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现有工商管理、金融学两个省级重点专业项目,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媒体艺术、财务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六个省级特色专业项目。学校共有四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其中两门课程为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工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鸿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伟易达(东莞)电子产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办“华为创新班”“财务管理卓越班” “注册会计师创新班” “鸿高卓越工程师创新班”“机械创新班”等,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教研学校科研能力逐年提升,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不断增长。截至目前,我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820余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科研项目1项,取得国家授权专利9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710余篇。学校获得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共4项;建设完成了商科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教学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师资教育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近千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8.13%,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扎实、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队伍,为学校内涵式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服务地方服务地方学校主动服务东莞,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从东莞实际出发,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智能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移动终端多媒体研究中心等24个服务东莞的科研机构。国际交流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与境外高校的深度合作或联合培养学生。目前,已与美国中西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南昆士兰大学,韩国南部大学等20多所知名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包含短学期交流、学分互认“2+2”、“3+1”本科双学位人才联合培养、硕士直升等项目。与澳门城市大学开展保荐研究生项目,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同大学等十多所台湾高校开展紧密的教师及学生交流项目。学校加大教师出国(境)外研修、讲学的力度,建设境外师资培训基地,派遣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欧美,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境外的高校访问、研讨、交流。学校还配备了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和语言培训中心,开设雅思托福、日韩语课程等外语培训,营造良好的国际深造氛围。 (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