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云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5 02:46:54 高考助手网

一、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8215名;

2、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5625名;

3、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5708名;

4、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8402名;

5、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6123名;

6、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127名;

7、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766名;

8、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332名;

9、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524名;

10、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519名;

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519 38215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78 11127

2、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525 35625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69 10766

3、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33 35708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52 11332

4、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24 38402
2019 云南 文科 本二 549 12524

5、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云南 理科 本二 500 46123
2018 云南 文科 本二 552 15519
成都师范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师范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师范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师范学院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师范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gl.cdnu.edu.cn/
成都师范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成都师范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成都师范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本科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单位、四川省综合改革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学校前身系1955年创办的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年)等发展阶段。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遵循学生成长、成才、成师的规律,弘扬“爱、真、笃、为”的校训,践行“让学生在成都师范学院这段生活成为人生有价值的旅程”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65年来,学校由师而立,因师而兴,依师而强,以师为荣,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办学优势,建设师德养成、师能培育、师知传承的教师教育核心基地,探索师德养成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融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学校主动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初步形成了引领四川基础教育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体系。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