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云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03:10:07 高考助手网

一、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农业大学

1、2022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农业大学(预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0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211名;

2、2022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561名;

3、2021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农业大学(预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118名;

4、2021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302名;

5、2020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农业大学(预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0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475名;

6、2020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农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2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754名;

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2 理科 本一 606 7211 教育部
云南 2022 理科 本一 615 5561 教育部

2、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1 理科 本一 559 20118 教育部
云南 2021 理科 本一 611 5302 教育部

3、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0 理科 本一 609 9475 教育部
云南 2020 理科 本一 628 5754 教育部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农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农业大学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农业大学在宁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农业大学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农业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农业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吉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农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现任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长期以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农业大学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年5月2日,************、******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9月15日,******同志来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视察学校时要求学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耽误”,“真正建成有******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9个省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68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966人。专任研究生导师16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96人、硕士生导师562人。聘期内兼职研究生第一导师25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2人、硕士生导师131人。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22个博士、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1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6个本科专业,8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3483名,第二学士学位学生511名;全日制研究生11609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19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414名;非全日制在籍研究生829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60名。中国农业大学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通专平衡、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在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支持下,学校先后成立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引领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校大力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牵头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农林类专业认证标准,成为农科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者。农学专业率先通过国家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植物保护、园艺两个专业率先通过中俄联合认证;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六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拥有3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46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3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积极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3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此外,拥有1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