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云南高考填志愿 > 正文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2024-04-08 02:42:23 高考助手网

一、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

2、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3、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4、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二、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 云南 2022 / 专科 03 6 - 理科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云南 2022 / 专科 12 4 - 理科
大数据与会计 云南 2022 / 专科 21 4 - 理科
大数据与会计 云南 2022 / 专科 21 4 - 文科

2、2021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云南 2021 / 专科 07 2 - 理科
建筑工程技术 云南 2021 / 专科 10 2 - 理科
大数据与会计 云南 2021 / 专科 14 3 - 理科
智能控制技术 云南 2021 / 专科 20 3 - 理科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云南 2021 / 专科 07 2 - 文科
建筑工程技术 云南 2021 / 专科 10 2 - 文科
大数据与会计 云南 2021 / 专科 14 2 - 文科
智能控制技术 云南 2021 / 专科 20 2 - 文科

3、2020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环境工程技术 云南 2020 / 专科 01 2 - 理科
有色冶金技术 云南 2020 / 专科 07 1 - 理科
储能材料技术 云南 2020 / 专科 08 2 - 理科
会计 云南 2020 / 专科 13 2 - 理科
国际商务 云南 2020 / 专科 15 2 - 理科
环境工程技术 云南 2020 / 专科 01 2 - 文科
有色冶金技术 云南 2020 / 专科 07 1 - 文科
储能材料技术 云南 2020 / 专科 08 2 - 文科
会计 云南 2020 / 专科 13 2 - 文科
国际商务 云南 2020 / 专科 15 2 - 文科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云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3年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3年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有哪些(附专业名单)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广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天津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3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口碑评价好不好)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新生能不能转专业(申请条件时间)

三、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 “湖南省文明高校”。学院位于长株潭融城核心区株洲(湖南)职教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学院占地300余亩,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实验室65个,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约4000余万元,与中国铝业、江西铜业、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覆盖学院所有专业。学院建有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3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超过40%,二级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名,省级领军人才2名。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