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5 06:44:43 高考助手网

一、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22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9943名;

2、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21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5451名;

3、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名;

4、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20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7220名;

5、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19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名;

6、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19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2845名;

7、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18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3141名;

8、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18年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0227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浙江 综合 - 1段 506 159943

2、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浙江 综合 - 1段 553 95451

3、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浙江 综合 - 1段 - -
2020 浙江 综合 - 2段 563 87220

4、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浙江 综合 - 1段 - -
2019 浙江 综合 - 2段 558 92845

5、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浙江 综合 - 1段 588 53141
2018 浙江 综合 - 2段 554 90227
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辽宁中医药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辽宁中医药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辽宁中医药大学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8年,时称“辽宁中医学院”,是经辽宁省委批准,由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于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成立于1956年)合并成立的辽宁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经辽宁省批准,2013年增具“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2017年牵头共建“辽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校企联盟”,2019年牵头共建“辽宁省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2020年建立“辽宁省中医药博物馆”。辽宁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博士、硕士授予权高校,首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高校,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分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党的建设及获得荣誉。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工作理念,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