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16:19:09 高考助手网

一、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师范大学

1、2022年浙江高考类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5377名;

2、2021年浙江高考类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0100名;

3、2020年浙江高考类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3756名;

4、2020年浙江高考类考生上长春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7440名;

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长春师范大学在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长春师范大学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浙江 2022 综合 - 1段 543 115377 省政府

2、2021年长春师范大学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浙江 2021 综合 - 1段 531 120100 省政府

3、2020年长春师范大学在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浙江 2020 综合 - 1段 594 53756 省政府
浙江 2020 综合 - 2段 535 117440 省政府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春师范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长春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天津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长春师范大学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春师范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长春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北京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春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春师范大学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长春师范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长春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长春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长春师范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学校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在时名“二师”的校园里,发动了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编辑、发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学校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学校设有77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15个研究所。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8项;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二级分院,1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有2个吉林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6个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5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有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9个吉林省特色专业,3个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5门吉林省一流课程,18门吉林省精品课程,41门吉林省优秀课程,2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6项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有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获批教育部“东北三省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吉林省支援新疆西藏教育培训基地”“学前与小学教师教育省市共建基地”“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教育学、中国史、化学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有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1个一流学科B类、4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3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同时承担和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5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2人,校外实践导师120人,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通过实行“双导师”和“三导师”制、优质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生创新项目等举措,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取得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可喜成绩。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32个,其中“天然药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国家发改委设立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吉林省光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东北民族与疆域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7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6项,2016年首次突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282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3项;发表学术论文9806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2483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465部。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