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中国计量大学最好的专业有国家级:质量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省级(直辖市):知识产权、食品质量与安全、安全工程、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等。
一、中国计量大学专业排名及最好的专业名单
序号 | 专业层次 | 数量 | 专业 |
---|---|---|---|
1 | 国家级 | 4 | 质量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
2 | 省级(直辖市) | 8 | 知识产权、食品质量与安全、安全工程、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 | 省重点、培育专业 | 4 | 质量管理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
二、中国计量大学院系及开设专业名单一览表
中国计量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 ||
---|---|---|
院系名单 | 专业名称 | 本专科 |
标准化学院 | 标准化工程 | 本科 |
生命科学学院 | 药学 | 本科 |
动植物检疫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本科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本科 |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本科 | |
法学院 | 法学 | 本科 |
知识产权 | 本科 | |
人文与外语学院 | 翻译 | 本科 |
行政管理 | 本科 | |
英语 | 本科 | |
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 |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 |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
艺术与传播学院 | 广告学 | 本科 |
工业设计 | 本科 |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
环境设计 | 本科 | |
产品设计 | 本科 | |
公共艺术 | 本科 | |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 工业工程 | 本科 |
安全工程 | 本科 | |
质量管理工程 | 本科 | |
环境工程 | 本科 | |
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
声学 | 本科 | |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功能材料 | 本科 | |
材料与化学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 | |
材料化学 | 本科 |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人工智能 | 本科 | |
机电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科 | |
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 | |
工程力学 | 本科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
市场营销 | 本科 | |
金融工程 | 本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
财务管理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
三、中国计量大学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6万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连续四年位列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硕士培养高校第一名,2020年列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硕士点高校第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70%。拥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人选等省部级人才50余人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 学校现有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