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5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2024-01-05 16:52:03 高考助手网浙江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工程力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运动训练学、教育学、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学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一、浙江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 序号 | 评级名称 | 数量 | 专业/学科名称 |
|---|---|---|---|
| 1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10 | 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工程力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运动训练学、教育学、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学 |
| 2 | 国家重点学科 | 9 | 光学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应用心理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教育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3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3 | 植物保护、园艺学、化学 |
| 4 | 首批“强基计划”,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1 | 历史学 |
| 5 |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1 | 农业工程 |
| 6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1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7 | 入选第三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1 | 历史学 |
| 8 | 浙江省重点学科 | 10 | 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农业部、等离子体、光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学技术哲学 |
| 9 |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 2 | 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 |
| 10 | 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 | 1 | 外国哲学 |
| 11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1 | 药物分析学 |
| 12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 1 | 哲学 |
| 13 | 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1 | 哲学 |
| 14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5 |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翻译、德语、英语 |
| 15 |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位居2%-5%,并列全国第4 | 1 | 外国语言文学 |
| 16 |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50名 | 1 | 传播与媒体研究 |
| 17 |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50位,位列中国大陆地区第3 | 1 | 经济学 |
| 18 | 英国QS世界大学2019年学科排名世界前100名 | 2 | 会计与金融学、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 |
| 19 | 2019年ESI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1% | 1 | 经济与商业 |
| 20 |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在国内并列第5 | 1 | 理论经济学 |
| 21 | 法学院老牌优势学科 | 1 | 法理学 |
| 22 | 入选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 1 | 民商法学 |
| 23 |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 1 | 教育学 |
| 24 | 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 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25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A | 1 | 公共管理 |
| 26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得A+ | 1 | 农林经济管理 |
| 27 | 国家一级学科 | 4 | 设计学、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28 | 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榜单 | 1 | 农林经济与公共管理 |
| 29 |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1 | 农林经济管理 |
| 30 | 被纳入“浙江大学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 | 1 | 社会学 |
| 31 | 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高校物理学科排名第五 | 1 | 物理学 |
| 32 |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 2 | 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 33 | 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1 | 化学 |
| 34 | 教育部“强基计划”专业 | 1 | 化学 |
| 35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1 | 化学 |
| 36 |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3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 |
| 37 | 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内首批通过认证的专业之一,并于2013年通过第二轮认证 | 1 | 机械工程 |
| 38 | 首批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 | 1 | 机械工程 |
| 39 | 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40 |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 8 | 作物遗传育种、生物物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固体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
| 41 | 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 1 | 电气工程 |
| 42 | 列入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 1 | 电气工程 |
| 43 | 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 1 | 电气工程 |
| 44 | 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第四轮学科评估评估结果为A | 1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45 | QS国际学科排名2021年度全球排名中位列30位 | 1 | 化学工程学 |
| 46 | 浙江省一流学科 | 7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病理学、果树学、作物遗传育种、生物物理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 |
| 47 | 国家“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重点 | 1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48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一级学科代码0803)评估结果为A+ | 1 | 光学工程 |
| 49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家专业和集成电路领域国家专业,并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50 | 通信工程领域国家专业 | 1 | 信息工程 |
| 51 | 国家“A+”学科并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 | 2 |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52 | 与一级学科体量相当的交叉学科 | 1 | 人工智能 |
| 53 | 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列全球第22位 | 1 | 计算机 |
| 54 | USNEWS计算机学科排名全球第九 | 1 | 计算机 |
| 55 | 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 | 2 | 生态学、生物科学 |
| 56 | 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1 | 生物科学 |
| 57 |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 | 1 | 生物科学 |
| 58 |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2 | 生态学、生物学 |
| 59 | 浙江大学高峰建设学科 | 1 | 农业工程 |
| 60 |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序列 | 1 | 农业工程 |
| 61 | 浙江大学优势建设学科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62 |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序列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63 | 通过IFT国际认证 | 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64 | 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 1 | 环境工程 |
| 65 | 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A级学科 | 1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66 | 国家重点学科,A+级学科 | 1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 67 | ESI世界前1‰ | 1 | 环境/生态学 |
| 68 | 省一流学科(A类) | 3 | 植物保护、园艺学、作物学 |
| 69 | 国家“双一流”建设 | 2 | 植物保护、园艺学 |
| 70 | 农业部重点学科 | 2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 |
| 71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 2 |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设有动物科学、蚕蜂科学、水产科学培养方向) |
| 72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1 |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 |
| 73 | 列入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 1 | 基础医学 |
| 74 |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 | 1 | 基础医学 |
| 75 |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位列最高等级A+ | 1 | 基础医学 |
| 76 | 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1 | 药学 |
| 77 | 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位列A+类 | 1 | 药学 |
| 78 |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 1 | 药理学 |
| 79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 | 1 | 药学 |
| 80 | 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 1 | 药学 |
| 81 | U.S.News排名全球第24位 | 1 | 药理学与毒理学 |
二、浙江大学开设专业名单一览表
| 浙江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 ||
|---|---|---|
| 院系名单 | 专业名称 | 本专科 |
| 人文学院 | 编辑出版学 | 本科 |
| 历史学 | 本科 | |
| 古典文献学 | 本科 | |
| 哲学 | 本科 | |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政治教育(第二学士) | 本科 |
|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本科 |
| 广告学 | 本科 | |
|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 | 本科 | |
| 国际政治 | 本科 | |
| 新闻学 | 本科 | |
| 光华法学院 | 法学 | 本科 |
| 艺术与考古学院 | 书法学 | 本科 |
| 中国画 | 本科 | |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本科 | |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
| 环境设计 | 本科 | |
| 经济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 经济学拔尖班 | 本科 | |
| 财政学 | 本科 | |
| 金融学(含金融学试验班) | 本科 | |
| 经济学 | 本科 | |
| 教育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 |
| 体育教育 | 本科 | |
| 教育学 | 本科 | |
| 运动训练 | 本科 | |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本科 | |
| 数学科学学院 | 统计学 | 本科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科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
| 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本科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 | |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 | |
| 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 会计学 | 本科 |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 心理学 | 本科 |
| 地球科学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本科 |
| 大气科学 | 本科 | |
| 地质学 | 本科 | |
| 能源工程学院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含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和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方向) | 本科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方向) | 本科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建筑工程学院 | 城乡规划 | 本科 |
| 建筑学 | 本科 | |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 本科 | |
|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 日语 | 本科 |
| 西班牙语 | 本科 | |
| 法语 | 本科 | |
| 翻译 | 本科 | |
| 英语 | 本科 | |
| 德语 | 本科 | |
| 俄语 | 本科 | |
|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本科 |
| 制药工程 | 本科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 | |
| 海洋学院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本科 |
| 海洋科学 | 本科 |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本科 |
| 航空航天学院 | 工程力学 | 本科 |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本科 | |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 |
|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化学系 | 化学 | 本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 软件工程 | 本科 | |
| 信息安全 | 本科 | |
| 人工智能 | 本科 | |
| 工业设计 | 本科 | |
|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 |
| 生物医学工程 | 本科 |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态学 | 本科 |
| 生物科学 | 本科 | |
|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 农业工程 | 本科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本科 |
| 资源环境科学(2019级起并入农业资源与环境) | 本科 | |
| 环境科学 | 本科 | |
| 环境工程 | 本科 | |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信息工程 | 本科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植物保护 | 本科 |
| 应用生物科学 | 本科 | |
| 园林 | 本科 | |
| 茶学 | 本科 | |
| 农学 | 本科 | |
| 园艺 | 本科 | |
| 动物科学学院 | 动物医学 | 本科 |
| 动物科学(设有动物科学、蚕蜂科学、水产科学培养方向) | 本科 | |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自动化 | 本科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
| 药学院 | 药学 | 本科 |
| 医学院 | 预防医学 | 本科 |
| 临床医学 | 本科 | |
| 口腔医学 | 本科 | |
| 预防医学 | 本科 | |
| 临床医学(儿科学) | 本科 | |
|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器人工程 | 本科 |
| 自动化 | 本科 | |
|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 ||
三、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主政浙江期间,亲自联系浙江大学,18次莅临指导,对学校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描绘了高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在1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