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浙江高考填志愿 > 正文

温州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4-02-07 10:49:20 高考助手网

想要报考温州大学的考生和家长一定想知道温州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口碑如何。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有一个全面对温州大学的了解,高考助手网小编整理了一些温州大学基本资料和温州大学的口碑评价,供各位考生参考,希望能帮助到考生和家长。

温州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一、温州大学口碑评价怎么样

1.学校主校区坐落在茶山,与大罗山相接,环境比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不会差,至于学习氛围个人觉得还行,尤其在文科班竞争蛮大的,但学习还是要靠自己的,自己想学在哪都行。在温州这片创业热土上学商应该还是不错的选择。希望对你有帮助!

2.我是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 大三了 这里的老师都很不错的 师资算是蛮强大的 温州大学环境又很好,过来不会后悔的。

3.我就是教育的。你们来的话应该是住1号楼的,4人间吧,有独立卫生间也有热水器,还行啦~就是和一般大学的宿舍差不多,下面书桌上面床。

4.住在c区。寝室是六人住的,寝室内有独立的浴室和厕所。据说c区的食堂价格是最便宜的。离学子广场很近,离商务中心的距离也还好。还算不错的。住着还行。

5.如果你真想学习,学风的问题会对你有很大的影响吗?我只想说,温州大学环境不错,设备齐全,很适合学习,怎样走过自己的研究生之路关键是看你自己的选择了。至于复试的问题,你应该找你专业的招生办联系一下,最好能找个在校研究生交流交流。

6.不过商学院风景很好,据了解是全中国南边大学中最好的一个,寝室也是很牛逼,比你看的什么流星雨的好多了的,空凋啊,电脑,窗,床,椅子,窗帘,独立卫生间,电风扇。

7.硬件设施很不错,特别是图书馆非常好;环境也很好~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很完善,奖励金额也很大成绩好的同学一般生活费都可以不用家里出;个别学院的学风挺好,其他学院一般,但学校抓的比较严,去年开始整体感觉很很多了~温州大学是地方性大学,特色是创业教育学校有温州市市政府拨款,资金较多,学校发展潜力很大。

二、温州大学特色专业名单

序号评级名称数量专业/学科名称
1“省市共建”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1生态学
2ESI全球前1%4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
3浙江省一流学科9土木工程,生态学,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电气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化学
4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生态学
5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十三五)2中国语言文学,化学
6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十三五)7土木工程,生态学,机械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电气工程
7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十二五)1化学
8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土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法学
9浙江省重点学科(十二五)9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电气工程,生态学,凝聚态物理,应用数学,文艺学,应用经济学,民俗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0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工业工程,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生物科学,化学,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
1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物理学,化学
1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工程,网络工程
13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2化学,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土木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机械工程,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服装与服饰设计
14省“十三五”优势专业5生物科学,化学,机械工程,网络工程,小学教育
15省“十三五”特色专业8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土木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
16省十二五优势专业3网络工程,化学,物理学
17省十二五特色(国际化)专业9土木工程,工业工程,生物科学,广告学,机械工程(国际化),服装设计与工程,教育技术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温州大学简介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市。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

温州大学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并举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多个门类。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业、善管理、敢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学校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5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坚持“顶天立地”,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同步推进,学校被确立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学校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在生态环保、激光光电技术、低压电器等领域的研究大力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智能装备、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创新优势。